#原创#
乡村教育簿弱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使得农村孩子的教育质量与高考分数
总体上弱于城市的孩子
能进985、211高校的农村孩子不多
大多数考入不入流的三本大学与民办大学
这些大学与一流大学的办学质量大相径庭
学生求学热情、学校管理能力等等远逊于一流大学
社会上的知名度低
就业时无优势可言
一但毕业
求职压力陡增
很难入职心仪的公司与岗位
从而使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学子中有一定的市场
故,似乎农村学子仅凭一张文凭而能改变命运之事难上加难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
前几天看见一个清华的小孩,家里很贫困,在有限的财力下,刻苦学习,在清华几年虽然没有家里的自助,却过得很好。
很多人给他点赞,连清华大学都开始重视这个孩子,想要给与更多的物质资助。
学校期间没问题,但离开学校走入社会后,他依旧会很辛苦。我相信他肯定能凭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个好工作,但他挣得钱很难支持他在北京过上好日子。没有家里的积淀,他拼命努力工作,勉强攒一个老破小的首付,然后背上400.500万的房贷。女孩们现实的很,谁愿意找这样的家庭结婚?以后,男孩的父母就是很大的无底洞,不仅不能帮忙,还要负担他们的养老医疗,这个男孩要背着父母去和人家赛跑。
现在贫富差距的拉大,农村的孩子仅凭自己苦学十八年怎么和人家三代人的积累去抗衡?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