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起义军的主角都是陕北人,比如张献忠和李自成,为什么?

6回答·555阅读
娵訾静渊juzijingyuan

2022年05月16日

灾害主要在陕西,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明廷虽然开仓赈济,都让贪官污吏克扣,粮食根本发放不到饥民,于是灾民开始抢粮,以后变成有组织的团队烧杀劫掠。做民死当匪生,就这样激起民变。


陕西商洛周边有十三老营,各营互不往来,各有地盘,张献忠与高迎祥没有什么交集,打散再聚,怎么也灭不了,就是因为做顺民活不了。


头疼的是官府,再想让这些土匪回去种田绝无可能,也只有诏安成为明军,但一是匪气难改,一是官军排挤,被诏安乃权宜之计,虚以委蛇。


我们看,李自成去联合张献忠都把脑袋别在裤腰中与张见面,说明十三营互为敌视,最后也只有李自成、张献忠成事。


陕西民风彪悍,从老营留下来的民风一直到了民国都有,譬如袍哥、刀客等,民国胜利多一半功劳都是这些江湖义士。


十三老营留下的种子在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发扬光大,直到清朝覆灭也没有肃清这帮亡命之徒。

秦渭哥

2022年05月16日

穷则思变,历史上陕北干旱少雨,贫穷落后激发了人们反饥饿、反腐败、反官僚的义举!张献忠、李自成所处的环境,造就了一呼百应,揭杆而起农民军首领?

合阳旅人

2022年05月16日

张,李所生活的地方农地稀少,土地贫脊,水肥流失严重,农作物只能熟一季且基本是产量低,抗旱抗寒的小米,荞面等杂粮,日子本就十分艰辛,再遇上极端气候条件,要想活下去就很困难。当兵或差役是能吃饱饭的主要出路,可是这些吃饭的路也被远在北京的朝中大员堵死了,剩下的无外乎逃亡或揭竿,否则就只有去死了。令人欣慰的是,因为有丰富的煤,油等自然资源,今天这里人民的生活状况终于得以彻底改善。但是近期一些不愁吃喝的人又试图以极端环保减排之名限制当地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是除了资源,张,李故地还有什么?好日子需要所有人来呵护,切勿被西方各种各样的新理论所左右,耽误了群众的好日子。

转了三十多圈的驴

2022年05月16日

一,那个时候陕西连年大旱(小冰河时代),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官府腐败无能,昏庸无道,对百姓大肆盘剥,对流民安置无方,激起民变,军队又杀良冒功。导致农民起义,后来河南也大旱,流民无所适从,无处求生。

二,北方蒙古人也是草黄水少,牛羊不济。满族人对中原虎视眈眈,时常千里奔袭,到河北、陕西大肆掳掠,国家需要大量兵力在辽东和宣大地区驻守,国家财政负担不起,加征辽銄,陕西要负担不少,就激起民变,然后要镇压,再加收“剿匪”捐,农民更加受不了,就会再起义,形成死循环。

lionelKiller

2022年05月17日

西北狼东北虎都是豪杰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