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闺蜜圈,流行着那么一个段子,说的是:
“姐妹们在相亲的时候,如果男生表现出对战争的狂热爱好而且兴奋十足,那么最好立马断交,因为他多半没有任何金融资产,多半处在戾气很重的底层”。
其实,这个段子也不无道理,中国有句古话也是类似的:有恒产者有恒心。
有人说,拥有房产的人,害怕打仗,根本是因为他们怕炸弹把房子炸毁了,就一无所有,滑落阶层了。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非各种二代)而言,战争、zz、外交之类的,距离他们都太遥远了,毕竟,普通人一生中,太多的事物,都是被有钱的富豪、有权的政客、直接或者间接地“安排”了。

比如,你搬砖挣钱,有996、007和猝死,你改变不了只能适应;
你攒钱存钱,有通货膨胀稀释购买力;
你理财投资、炒股炒房,有P2P、杀猪盘和主力洗盘、烂尾楼等着你;
你自我放逐,归隐山林,有子女教育和老年医疗束缚你,因为山林里没有学区房和三甲医院。
总有一款适合你,驱使你进入别人设计好的流水线和轨道。

卷又卷不赢,趟也趟不平的45°人生。
所以,很多普通人,其实是不得不过上某种被期待的、“正能量的”、努力奋斗拼搏的生活模式的。
大多数人,只有不好看的皮囊,和无趣的灵魂,按部就班过完一生,上学、找工作、买房、结婚、生子,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血肉、体力和青春。
因为只有这种模式下,创造的价值才更多,富豪和政客才更有利可图。
这就会让几乎每一个人,是像是同一个模子上刻出来的流水线标准产品,甚至不敢活出独特属于自己的人生,社会文化、主流舆论、价值观也在压迫你,“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有的人28岁就死了,只是到了70岁才埋。

有房产的人,之所以有房产,正是因为他们看清、看透了上面这一层关系,人间清醒了,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对的地方,花在了他们踮踮脚还能够得到的地方。
真正和他们相关的,不是什么信仰,不是什么奉献,出来上班就是为了钱,而不是为帮领导晋升官帽、帮老板换车换老婆的情怀。
所以,在这种“轨道命运”下,能够稍微改善一下自己和家人生活条件的,也就是房子、车子、票子这些够得着的实际的东西。
有房产的人,很多属于古代说的“有恒产者有恒心”的那一类,他们明白什么是自己可控范围内的事,比如房子、车子、票子,这些都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机遇、积累获得的,而超出他们能力范畴的事,那是政客、富豪的游戏,既然投胎时候没睁眼,没那个命,就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了。

从身边接触到的例子来看,有房的人基本上很务实,厌恶战争和动乱,希望能把太平日子过下去,照顾好一家老小,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辜负自己数十年努力和前期积累。
他们那些房产,在富人眼中也许就是九牛一毛,但是对于他们和家人而言,那就是他们的全部了。
一旦战乱,或者动乱来了,他们此前的付出和努力,都会化成泡影,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社会最稳定的群体,说的大概也就是这种心理状态吧,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是和底层相似的命运,只不过看清了现实而已。

相比起有房人,无房人往往对于战争比较狂热、兴奋,其实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觉得“砸烂锁链,你将得到整个世界”的叛逆心态,相反,可能是因为他们大脑里,被富人、政客所灌输的那一套“人生轨道”理念,太过于饱和了。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会认为,自己生下来就是为了他人、为了大义,为了千千万万不认识的陌生人而存在的,回过头来,却对含辛茹苦生养自己的年迈失独父母、丧父丧母的幼小子女不管不问。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没房的人,期待战争和动乱,希望打仗,因为只有打起仗来,他们才有可能趁着混乱,抢夺富人和中产的财富、权力等资源,也是只有在混乱中,秩序重建,他们才有那么一丁点可能改变自身的命运。
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相反,战争中受害最严重的,往往是中下层,物价上涨、失业、流离失所、缺医少药、废墟高空坠物、炸弹不长眼、粮食危机,任何一项都有可能终结他们及其亲人的肉体凡胎。
所以古人才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战争一旦发生,看看其他外国的经验,富人们都在忙着移民和转移资产,反而他们对战争无所谓;政客则是战前冠冕堂皇,战后都是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因为他们不用披挂上阵;中产则人人自危,底层狂欢跳跃。
所以,对于有房人也好,无房人也罢,大家其实都差不多,一个和平、太平的环境,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所以有那句古话,叫做: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就是这个道理,世道乱起来,中下层的命运,恐怕连狗看了都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