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彝族和贵州的彝族都是从四川凉山,甘孜等地迁徏到云南,才到贵州的。所以同源不是毕节,应是四川西部。
云南的彝族和贵州的彝族,都是同源于毕节吗?
云南和贵州,都属于少数民族比较多的地区。
云南的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就是彝族,大约有4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滇北、滇中、滇东北等地,其中,以楚雄、红河、昭通等区域比较集中,这些区域,和与四川、贵州都很近。
贵州的彝族,约有70万人,主要分布在毕节、六盘水、安顺等地,而这些区域,基本都在省会贵阳以西,要么位于黔西北和川滇接壤(如毕节),要么位于黔西门户和云南无缝对接(如六盘水盘州),而安顺的西面就是六盘水,可以说是连成一片的。

因此,从地缘上看,如果不考虑省界的区划,滇东、滇东北乃至滇中、滇南等板块,和黔西、黔西北的区域,其实是一整片。
此外,还包括四川南部和云贵接壤的一些区域,而且,四川的彝族人数也不少,大约200万人,其中,四川的凉山,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约有180多万人,可以说,云贵川相接的区域,在彝族人口的分布上,相当于是一片较完整的区域。

其实,在古代,从蜀汉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改土归流,这一大片区域,都长期存在一个彝族的统制力量,即“水西土司”。
相传,蜀汉时期,居于闽(今云南东川)的水西彝族土司远祖济济火,因助诸葛亮南征,被封“罗甸王”,后来历经“罗氏鬼国”、“水西土司”等世袭延续下来。
水西土司的祖先,源出昆明的卤氏,后来语转为罗氏。在水西历史上,济火是一个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缔造了一个绵延千年的土司王国。

水西土司拥有几个“贵州之最”:建制最早,世袭最长,占地最广,影响最大。追根溯源, 水西土司始于汉后主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终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从一世济济(或作齐齐)到八十五世安胜祖,从最初的蛮长、罗甸王到水西安抚使,封号六更,历时长达1474年。
也就是说,在长达1400多年的历史里,今天的云贵川这一片接壤的区域,都属于水西的势力范畴。

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云南的彝族、贵州的彝族、四川的彝族,关联性都是很密切的,只不过因为后世的省界、市际的区划,才把这一片区域分而治之。
水西后来在明清之际的时候“改土归流”,归附了明朝,当时水西的掌权者是奢香。
奢香原本是川南彝族土司的公主,十七岁远嫁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默部首领霭翠,成为奢香夫人。二十三岁时,丈夫因病去世,奢香开始代幼子摄政。
后来奢香率各部修建了以偏桥(今黔东南施秉)为中心的两条驿道:一条经水东(今贵阳东北)过乌撒(今威宁)达乌蒙(今云南昭通);另一条向北经草塘(今修文),六广(今修文六广镇)至黔西、大方到毕节,置龙场、陆广、谷里、水西、奢香、金鸡、阁鸦、归化、毕节等九个驿站于贵州境内,这也就是著名的“龙场九驿”。

而如今的贵州毕节区域,当时作为水西的核心地带,也是贵州宣慰府所在地,如今还有贵州宣慰府、慕俄格古城等旅游名胜。
其实,不管云南的彝族和贵州的彝族,是不是同源于贵州毕节,都没那么重要。
真正重要但是,彝族作为水西文明的主体,在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疆域,也就是在云贵川这一片区域,不应仅仅局限于毕节、贵州或者云南四川等区划,要记得的是,天下的彝族人,无论身在何方,永远都是一个大家庭!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