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侠小说中,都是年纪越大,武功越厉害,毕竟修炼时间长,功力深厚经验丰富。现实中却是拳怕少壮!
小时候有个疑问,为啥单田芳《白眉大侠》里的人物越老武艺越高?
实际上不仅仅是《白眉大侠》,在单老其他的武侠评书比如《童林传》《三侠剑》等都存在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八九十岁上百岁的老剑客不但没有气血衰败的迹象而且功力愈加深厚,蹿房越脊如履平地都是小儿科。
就拿《白眉大侠》中玉面小达摩白云瑞的老师白云剑客夏侯仁来说,他在三教堂跟金灯剑客夏遂良大战了一百多个回合体力即将耗尽,而且软肋又挨了五阴剑客庄子勤一记五毒掌昏迷之后刚刚苏醒过来的时候,他竟然还有能力把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白云瑞夹在腋下腾身而起跃上高墙施展轻功逃离魔窟,这得需要多大的力道和多深的功力才能做到。
当时三教堂群贼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万万想不到已经丢了大半条命的夏侯仁居然能创造这样的奇迹。要知道当时的夏侯仁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按理说师父受重伤,应该由体能和精力都充沛的白云瑞带着师父逃离虎口,但实际情况却是相反。
单田芳先生如此设计这样的情节我估摸着主要是为了强调付出和收获要成正比这样的理念,谁练功付出的时间和心血多谁就武功高。夏侯仁练了多少年的武功,花费了多少的精力,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就算是他从二十岁开始习武至少也练了六十年的时间;白云瑞才练了几年,满打满算即便是从娘胎里开始练功也不过二十年的时间,比起夏侯仁了少了至少四十年的时间,要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单田芳先生在评书中经常强调冬练三伏夏练三九,也经常说一句话:要想人前显圣就要人后受罪。武功高是因为人家确实受罪了确实付出了,老剑客们比年轻侠客们武艺高是因为人家老剑客吃得苦受得罪要远超那些年轻人。我觉得这正是单老评书的可贵之处,这种正能量的引导作用和境界要比金庸的武侠小说强得多。
金庸武侠小说为了塑造年轻主角天下无敌的人设,通常情况之下并不是让他们通过勤学苦练提升技能而是通过不经意间获得某本武林秘籍或者被某某绝顶高手通过灌输内力的方式来提升功力,给人的感觉是他们不劳而获,两相比较还是单老的武侠评书层次更高。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单田芳先生的武侠评书格外重视主次分明,有些配角比如那些什么云南三老、辽东六老、春秋四老们年纪确实大但武功也确实渣,他们早就已经被徐良、白云瑞超越了,所以《白眉大侠》里的人物年纪越大武功越高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辩证看待。
对于武林高手来说 ,行走江湖 无异于在刀剑刃上跳舞 ,年龄越老而还活着的人,肯定武功得越高啊 ,否则他就活不到这么大的岁数了。
单田芳老师的《白眉大侠 》,是一部长篇侠义公案类评书 ,通过发生在主人公徐良 白云瑞等人身上一系列的事件,足可以看出 练武人生存的不易 。无论是评书中的正面人物还是反派人物 ,一生当中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你死我活的打斗才能生存下来。无论是消灭襄阳王赵爵,还是阎王寨十阵赌输赢 ;无论是攻打八宝叠云峰青松狼牙涧 ,还是攻打团城子 ;无论是八王擂比武 ,还是决斗三仙岛 ;无论是三教堂评理大会 ,还是小蓬莱的金灯四象八卦阵五行昆仑绝命台 ……这一场场比武争斗死了多少人啊 ,武功平平的会战败而死 ,武功高强的成了名的老剑客很多也会死于非命,并且武功越高 名气越大者 风险也就越大 ,因为他们面对的挑战也越大 。
白眉大侠徐良,玉面小达摩白云瑞 ,他们的名气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就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一次次生死考验而最终活了下 来。随着他们名气的增大 和武艺的升高 ,他们面临的战败而亡的风险不是在减小 而是在增大 ,因为他们面对的敌人和对手也在增强 ,而每一次的战争 都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没有足够的实力 活下来很难 。所以武林当中那些最顶尖的高人 ,肯定是岁数很大的人 ,否则 他们根本活不到这么大的岁数 ,就被别人淘汰掉 了。同时, 一个人的武功 是要靠不断的练习 ,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通过实战来增强信心增加经验,所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年轻人除非有极佳的天赋和机缘, 否则根本无法达到 。
所以,这一类的评书当中 ,武功越高的人 年纪越大, 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