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情况,经常反酸口苦、口臭、心烦易怒、烧心,有时还会胃部胀痛?因为肝和胃是一对欢喜冤家,正常情况下,肝调理着一身的气机,辅助“胃主和降”的功能,这时两者相辅相成,但是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像思虑过重、心情不好,导致肝火上来了,那肝脏就会把火撒到胃“身上”,就影响胃的和降功能,那就会出现胃痛、反酸、口苦口臭这些情况,也就对应了“肝木克脾土”。
如果你有反酸、烧心,或诊断出有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或萎缩性胃炎,西医一般会给你开一种叫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物,也就是带有“拉唑”字样的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这类药的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停药后容易复发,而且长期服用有增加萎缩性胃炎等胃病的风险。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疾病,表现为反酸、烧心,消化不良、吞咽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胸痛、咳嗽、哮喘等情况,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有些患者一天内可能数次发生反流,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对于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说,家中常备一些药物很有必要。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影响脾胃之运化便引起了胃食管反流病。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中医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制的四逆散,现被视为疏肝法之首方,后世医家在四逆散基础上创制的柴胡疏肝散,为目前临床疏肝解郁的经典方和常用方。
吴茱萸汤首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方由吴茱萸、党参、大枣、生姜所组成,其功效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味辛性热,归肝肾脾胃经,性热能祛寒,且入脾胃经,故能温散中焦虚寒之气,性味辛开苦降,善入肝经,故亦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可下气降逆作用,中温脾胃,下暖肝肾,一药而三病皆宜,故为方之主药;
很多胃食管反流患者尤其是老患者都知道,临床上治疗胃食管反流一般都是建议服用抑酸药。出现反流情况,为了避免长期反流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和其他并发症的出现,需要及时用药控制和改善症状,而抑酸药被证实能有效控制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无相应的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咽喉不适、口苦、嗳气、反胃等症状,应归属于“吐酸”、“呕苦”、“吞酸”、“嘈杂”、“食管瘅”等范畴。今天孙药师为大家介绍5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成药。
很多人说,我有湿气,但是为什么有湿气呢,又说不上来。其实,“湿气”是一种通俗说法,中医一般叫“水湿”,或者“湿邪”,指的是身体各个部位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状态。形成“湿邪”的根本原因是脾虚,因为脾是运化水湿的。脾的运化能力弱了,水湿就会在体内滞留,而且越积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