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一望无际的澄澈蓝天,朵朵白云点缀其间,清风徐来,让人心旷神怡。远处鲜红色的“磕头机”像一个鲜明的城市符号,在提醒着大家这里是“油城”大庆,而眼前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标志着大庆油田新能源业务并入主业发展全面提速。
这是9月19日拍摄的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电站(无人机照片)。 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项目——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电站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贯彻落实中国石油“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总体部署、打造“大庆油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的先导示范工程。
2023.9.21国内首创50英尺集装箱铁路多联快车始发9月20日,搭载50英尺集装箱的铁路多联快车分别从上海闵行站、广州国际港站、长沙北站、昆明王家营西站始发,将常态化投入铁路货物运输。据了解,50英尺集装箱是目前国内容积最大的集装箱。
来源:【铁人先锋】图为大庆油田电力运维分公司配电线路工郑勇(左)和配电线路检修一队副队长张梓鸣在清洗光伏组件。在新能源发展的“蓝海”中,“光伏”是引领潮头的存在。“绿电”澎湃的背后,离不开光伏运维工的默默守护。进入5月,随着气温逐渐转暖,大庆地区将迎来全年光照最充足的时节。
央广网北京9月6日消息(记者李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日前,“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队走进黑龙江,深入各地寻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石油之城大庆,因油而生,因油而兴,而数字化改造和低碳转型发展,让这座资源老城正焕发新的光彩。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第八作业区副经理杨华光介绍,“比如,抽油机的传动杆非常高,要时常去查看高处的传动杆是否有断裂,螺丝是否松动,而且需要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查看,巡线工人要攀爬上去,存在一定危险性。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Vlog:来大庆怎能不去看看油田大庆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近日,记者分别探访了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八作业区、星火水面光伏电站,一起去前方看一看。
大庆油田一角(2022年3月21日摄)。新华社发(赵永安 摄)新华社哈尔滨7月1日电(记者强勇、金地)湛蓝的天空下,在城市绿地、湿地的掩映中,数万台抽油“磕头机”分散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各个角落——这是属于“油城”的特有风景。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这是2024年8月8日拍摄的黑龙江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项目(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2024年1月4日,在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作业现场,工作人员前往作业区。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这是2024年1月2日拍摄的大庆油田岩心馆内的岩心库。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哈尔滨9月2日电 (记者杨雪楠)大庆,是一座建立在油田上的城市。面对资源的枯竭和倡导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油城”大庆也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转型节奏。刚走进中国石油第三采油厂第八作业区,就听见无人机螺旋桨的轰鸣声,又到了无人机巡线的时间了。
界面新闻记者 | 侯瑞宁界面新闻编辑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新能源发展提速。9月21日,中石油发布《2022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数据显示,其去年新建风光装机规模超120万千瓦,是此前已建装机之和的6倍。
让新中国一举甩掉“贫油”帽子挺起共和国石油工业的脊梁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创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奇迹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36%……2019年9月27日拍摄的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的井排。
来源:【黑龙江日报】9月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大庆。媒体记者们围绕“油头化尾”建设情况、油田数智化建设、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新能源开发利用等主题,深入走访了大庆石化公司、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公司。
石油、煤炭等产业链延伸激发“原字号”活力,新兴动能蓄势崛起竞逐新赛道,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迈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部分资源型城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深化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培优壮大接续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推动了城市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