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阮德辉少将,1931年出生于兴安省, 1948年应征入伍,在军队服役7个月后,于1949年入党。他先后参加过抗法救国战争、抗美救国战争、入侵柬埔寨战争和中越边境战争,曾经担任我军昆明(成都)军区当面的越军第2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
由于边境紧张局势已经持续多年,越军第313师第122团的防御部队相对松懈,人数往往不满编,尤其是炮兵力量不足,不足以给步兵提供支援,而中国军队的行动出其不意,因此在几个小时的交火后,中国军队已经攻入泸江以西约7公里宽,3公里深,控制了1509高地、722高地、233高地、300-400高程、685高地。
该炮台系20世纪40年代初期,法国人用了3年的时间建成,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60至70米,内部分上、中、下三层,墙壁系由钢轨、钢筋、卵石和水泥筑成,厚1至1.5米,设有坑道、礼堂、饭厅、房间、水井和仓库,储备有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生活、作战物资。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为了打破北方强敌的战略包围,稳定东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局势,为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在军委的指挥下,分别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进行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
在越南媒体刊登的《北部边境战争:难忘的痛苦》这样描述:1979年的边境战争,并非是从2月17日正式打响,早在2月16日当晚,多支中国部队就已经秘密潜入越南境内,并且深入越南境内3至6公里,随时等待中国军队作战总指挥开火指令。
越军在七幺二战斗中失利后,刚开始并不承认失败,还企图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据战后越军老兵回忆披露,已经撤退的越南士兵们到了后方,上级要求写出没有成功撤退战友们的名字,他们边写边哭,冲锋时部队编制都打乱了,身边有的人,有的就见过一两次面,还来不及认识就丧命于炮火之下了。
平顶山“法国炮台”是一个坚固的大堡垒群,位于越南谅山省同登镇西南,其南面为火车站、探某,西南为339高地,北面还有两个无名高地。该炮台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由法国人用了三年的时间建成,外部可见部分长约130米,宽约60米。炮台顶部和四周因为时间已久,杂草丛生,形成天然伪装。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结束之后,《解放军报》记者采访了43军副军长兼127师师长张万年,提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敌人污蔑我们集中兵力是搞‘人海战术’,我们有的同志也有模糊认识,张师长对此有什么看法?”
1979年2月17日清晨,解放军22.5万余人大举进攻北越6个省份,共歼灭越军57000余人正规军。在短短的28天时间里,我军共发射炮弹88万余枚,摧毁越军20000多个目标。可以说,越军的伤亡有90%以上都是解放军炮火所致。如此震撼的力量,在越南老兵眼里也是十分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