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连平 王运金 (连平 系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本文已于2024年11月27日发表于第一财经11月4日至8日,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审议并批准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建议增加6万亿
昨天最劲爆的财经新闻肯定是这条: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1月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点击订阅,抓住风口这几天【12万亿化债资金】成为新媒体热词,作为今年又一个万亿举措,各种猜测和小作文随之而来。有人认为政策超预期,利好经济发展;有人说这是发钱救市,通胀就要来了。其实我们都明白,对眼下政策的欢喜、担忧,都是大家对未来经济预期映照。
两大事件,分别是财政发布会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bbg 和路透对中国内政的求雨水平越来越低,此后建议不必关注他们对中国的评论,只看他们写海外市场的东西就好。6 万亿还是 10 万亿还是 12 万亿怎么分析?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敏感的话题——地方债。这玩意儿,就像一把悬在我们头顶的剑,随时可能掉下来。最近,中央出手化债,但这一招是救政府还是救债权人?咱们一起探讨探讨。先来说说地方债是个啥。简单来说,地方债就是地方政府欠的钱。
其实不然,42.8万亿一点也少不了,这里的化债是转化而不是消化,是用未来中长期国债还当下债,是财务手段,是量化宽松,是加速流动,是权宜之计,担子仍然是那么重,压力仍然是那么大,如果仍不能压缩当下和未来财政开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负债将越滚越大,会给未来经济造成更大隐患,今天我们中央财政所做的这一切就失去了意义,我必须清醒的认识这一点。
近日,市场翘首以待的化债方案终于拍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审议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总规模10万亿。 有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近些年各种宽松、经济扶持政策几乎没有停过,为什么就这次的政策受到了这么多的关注呢?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闭幕,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财政相关内容,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后,近期多个省份密集调整预算,透露了当地获得置换隐性债务的发债额度,6万亿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债)的“蛋糕”如何在省份中划分日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