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二战时期的法国海军,估计很多人是没有什么实感的,因为二战里的法国海军堪称是憋屈到了极点。毕竟法国海军虽然看上去不弱,但在和德国的战争中几乎没有什么表现余地,而法国向德国投降之后,法国海军也是先后被英国和德国暴打一顿,比之意大利海军的表现都有所不及,几乎是沦为了二战时期的一个笑话。
二战前的法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大国,除了在空军方面弱一点,海军、陆军都不算差,尤其是在潜艇设计上。二战前法国设计建造了舒尔库夫号,这是一种装备巨炮的潜艇,具备巡洋舰主炮的火力,然而该舰虽然威武,在二战中却和其他法国舰艇一样东躲西藏,一生没有什么作为。
在一战前潜艇研发的历史不算短,从1776年,美国海龟号人力潜艇企图攻击英国皇家海军老鹰号,到1866-1869年的法国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由于水下航行的特殊性,无法像水面战舰使用风帆航行,潜艇仅仅是从人力到机械动力的转变,从雏形到一战中的广泛应用经历很长的一段发展时间,不过,潜艇依旧成为了一战中重要海军装备。
潜艇作为一种一战期间就已出现的武器,曾经被许多人称为水下幽灵。也被称为大洋黑洞。21世纪的今天,潜艇不仅有鱼雷这种武器,还可以搭载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甚至还能搭载水雷,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今天的潜艇已经成为一款综合水下武器平台。
不过这一时期的潜艇还处在不太“靠谱”的阶段,外壳和下潜能力都很有限,尤其是重要的动力系统,完全依靠人力,这并不是“百公里几顿饭”的问题,攻击距离短,都一艘参加实战的潜艇,就是因为只能近距离在船底布放炸药,结果没有时间及时逃脱而沉没,因此动力系统是当时潜艇发展重要限制因素,此时的潜艇不仅无法像战列舰、巡洋舰那样远洋作战,即便是在近海,依然存在着动力相对较弱,尤其是水下的灵活性不如水面舰艇,以及难以长时间水下航行的问题。
而借用俄“红宝石”设计局代表的话来说,这一次他们推出的改进型“守卫者”应是去年的放大版本,其全长约72米,排水量在1300吨左右,之所以会加大尺寸,主要是因为这种设计可为俄军工后期推出功能更为强大的升级版提供条件。
法国核潜艇近期在南海频繁,跟美日两国海军在南海地区举行反潜演练,而且充当着假想敌角色,但法国显然加强在亚太地区军事存在,最重要则是法国核潜艇再次出现在东海海域,很明显法国核潜艇在亚太地区将常态化部署,而且跟法国海军军舰在亚太地区炫耀其军事力量,加强跟美日两国在亚太地区协同部署,包括实现法国版《印太战略》在亚太地区影响力和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