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有时候和朋友聊天时,可能就会不自觉地冒出几句‘流行梗’,比如‘就这样水灵灵地’‘包的’或是‘已老实’。”在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张心雨看来,‘流行梗’就像是与朋友交流时的润滑剂,“适合烘托气氛,也可以缓解尴尬”。
有调查指出,现在将近六成青少年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网络语言。根据媒体向1000名高校大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72.48%的大学生愿意主动“玩梗”,26.61%表示“顺其自然”,仅有0.91%的人非常抗拒接收最新的网络流行语。
由此可见,网络用语“梗”意指被反复引用、不断演绎,信息量丰富的桥段或流行语。有一种观点认为,“梗”是网络世界对相声术语“哏”的误用,但相比“哏”强调伏笔和幽默,“梗”含有语义浓缩之意,这一点与典故、成语更加接近。在具体使用中,“梗”有时候也会作为合成词后缀出现,这种合成词往往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