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红军每次回忆起那个画面,总是眼含热泪,他虽然已经褶皱爬满了双眼,但思路很清晰,当时主席握住他的手,深情地说,“你们才是最应该被表扬的一代人,在红军最艰难的时候,是你们在奋斗,应该获此荣誉”。他说没想过自己有生之年能得到少校这样的军衔,感谢党和国家。
1955年,是中国建军史上红星闪耀的一年。从1950年彭德怀明确提出要建立军衔制,到1955年最终确定举行第一次授衔仪式,前后历经五年准备。终于,独属于中国革命部队的荣耀时刻到来了。在这次授衔仪式上,国家分别对十大元帅,十大将军,55名上将,175名中将,802名少将颁发任命状。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随后,志愿军开始陆续撤回国内。中国也基本上告别了大规模战争的岁月,迎来了和平建设时期。为此,高层领导认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该开始提上日程。此前,我军就曾经遇到过关于军衔问题的尴尬。
刘照林出生于1912年,四川通江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不幸的童年,让她过早地承受了生活的苦难,年幼的她,就被迫成为童养媳,在夫家忍受着繁重的劳动和精神的折磨,红军的到来,为她的人生带来了转机,1932年,红四方面军解放了通江,刘照林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加红军,摆脱了童养媳的命运,从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有句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而老红军,就是我们国家的宝藏。1955年授衔的时候,在我军中还有很多老红军。他们从跟着主席上井冈山开始,就一路经历了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他们的存在,就是对中国历史的见证,是祖国的宝藏。
1955年,新中国局势逐渐稳定,国家发展重心将从国家安全逐步转移到各方面发展上,为了更方便管理和外交,党中央决定对那些为建立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功臣们授予相应的军衔,用来肯定和赞扬他们的功绩,可军衔评定小组在给3000名老红军战士确定军衔时却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