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打骂孩子不对,但有时候熊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当父母的情急之下也会一巴掌下去。然而,最近,在陕西铜川,一位8岁的小女孩发生猝死,经过尸检,孩子是因颅内挫裂伤致死,系外力所致,而导致孩子死亡的原因,居然是妈妈一个习惯性的动作。
文|说育儿下午,林女士带着五岁的女儿去超市买菜,走到零食区的时候,女儿缠着妈妈要给她买一盒蘑菇力。因为林女士担心孩子经常吃甜食会对牙齿不好,所以硬是没有给女儿买,于是拉起女儿的胳膊便往前走。却不想女儿一路走竟一路哭闹,非要闹着妈妈给她买。
一天夜里,8岁的凌凌突然表示自己不舒服,不仅头晕还有想吐的感觉。爸爸妈妈吓了一跳,赶紧把她送往了医院,但是凌凌还是不幸身亡。医生做过完整的检查后发现,孩子的死因是颅内挫裂伤,由外力导致。家人百思不得其解,孩子没有和别人打架,怎么会受到外力导致的损伤呢?
这个显然不是绝对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经常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伤害:1、亲子关系疏远因为打骂让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孩子变得不敢亲近父母,从而对父母疏远2、 孩子变得懦弱因为被打怕了,所以父母说得对或不对,都只能听从,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变得懦弱,不敢提不同意见。
这么冷的冬天,待在室外的小雨衣着单薄,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让邻居们看了很不是滋味,大家开始照顾和关心她,虽然能力有限,但他们依旧希望可以尽一份微薄之力,有时给小女孩送件衣服,有时带她来家里吃一口热饭,而在另一边,学校老师也注意到小雨身上日渐严重的伤痕,拉开校服一看,发现小雨从头到脚布满了淤青,头发少了一半不说,耳朵上还有大块凝成的血茄,整个人遍体鳞伤。
果妈最近收到妈妈们的一个灵魂拷问:孩子到底能不能打?有时候孩子真的太气人了,你不打两下根本管不住。可是打完又后悔,担心给孩子留下什么不好的影响。前段时间果妈就看到一个新闻:陕西一位妈妈在检查8岁女儿的作业时,发现她做错了很多地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在生活中,有些事儿你不会经常遇见,但是一旦遇上就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前不久, 我身边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我朋友小芳,大学毕业后就在学校所在地创业,开了一家女性服装店,有一天因为逛街的孩子跑到她店门口的梯子上玩耍,小芳担心危险就赶紧叫小朋友下来,结果遭到孩子家人语言攻击,我朋友也不甘示弱,最后小芳和孩子的奶奶、妈妈扭打在一起,导致小芳头部受伤,虽说看不见明显的外伤痕迹,但是感觉头痛、头晕,恶心,想吐。
在中国,如何教育子女,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是令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困惑的一个大问题。这个“棍棒底下出孝子”看似粗俗,但也是有来处的。这句话的出处源于战国时秦国改革家商鞅的《商君书·画策》中 “治主无忠臣,慈父无孝子”。战国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子的《慎子·知忠》也有类似的表述“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这句话的意思用大白话表述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戒尺这个“教学工具”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孩子敬畏的“神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也一直是用严父慈母来定义父母在家庭中的职责和分工的,就是说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既要有“严”的一面,也要有“慈”的一方,所谓阴阳相济,打一棍子再给个甜枣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