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了普通了解禅宗的治心道理,用现代的观念,先作一比较容易明了的说明,也可使大家依此修习,做为修心养性的简捷方法:首先我们先要静静地观察自己内在心理的意识思想,再把它简单地归纳为两部分来处理: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等活动。
渊回说南:南怀瑾盘腿打坐是细枝末节?修身养性明心见性才是根本在2010年的一月份左右,南怀瑾老师在太湖重新讲解了一次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在这一次讲解中,南怀瑾老师提到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渊回认为这个观点非常之重要,所以非常需要给大家单独拿出来共同交流讨论一下。
因为说到底,修行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修心,我们要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用心,是恭敬,还是傲慢,是贪婪,还是知足,是平和,还是喜好嗔怒,是选择相信,还是不断怀疑,是宽恕,还是苛责,等等,这一切用心,自己如果能够观照得到,并且随时的修正过来,那也就是在用功了。
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智慧和原则是:生命中发生的一切 ,都不抱怨,不指责。而是始终反观自己的内心,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平常心 巫娜--空怀若谷来自平常心00:0004:46在此变幻的时代,保持怎样的一种心境和信念,才能始终于浮躁中保持平静,不失去自己而又能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