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乡12月28日电 (刘亮 王宇)在中国粮食生产版图中,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占据重要一席。数据显示,河南省以全国十七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超四分之一的小麦,不仅保障了自身一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粮仓。
据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比2018年增加595万吨,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黑龙江粮食产量高达7503万吨,是全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河南和山东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粮食产量分别为6695万吨、5357万吨。
运河四大漕运粮仓分别是:淮安的丰济仓、徐州的广运仓、德州的德州仓、临清的临清仓。大运河的开通,使德州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明陈亮彩《重修德州城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条件,使德州成为历代仓囤和驻防重地。
水生万物,治水江峡,得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谓之天府。播以稻黍,收之盈盈。以之美酿,铜尊为祭。古今种耕之丰,多得盈粮,兴文盛之礼乐。华夏沃野,农耕文明之飞跃,农人方得陇上踏歌行。四大粮仓丰天下,一粟一粒皆为民开镰鸣锣在金九,天府粮仓富足多。天府谷满粒,喜看稻田千层浪。
【编者按】提起徐州,你会想起什么?如果你没去过徐州,印象里或许还是那个曾经的“一城煤灰半城土”。但你所不知的是,它通过产业、城市、生态“三大转型”,如今已成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苏北“江南”。如果你没去过徐州,脑海里可能对它还停留在老工业基地的固有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