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搜了一下,求仁得仁的意思是“理想得以实现”,这是大错特错!如果理解成理想得以实现,就说不通了,伯夷叔齐的理想并没有实现,他们是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饭,最后饿死了,就是为了信念而献身,这就是求仁得仁的本意。
一般来说,对开国之君称“祖”,比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吴始祖孙坚等等;对守成之君称“宗”,比如汉中宗刘询、宋太宗赵炅、明神宗朱翊钧等等;不过一些“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的继统之君也可以称“祖”,比如北魏世祖拓跋焘、明成祖朱棣、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等。庙号的选字并不严格参照谥法
商朝末期,孤竹国的君主有三个儿子,长子叫伯夷,二子叫亚凭,三子为叔齐。据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孤竹君年老的时候,想立三子叔齐继承王位。后来孤竹君死后,三子叔齐要遵从长幼有序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但伯夷却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
著有《中古汉语词汇史》《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中古诗歌语言论稿》等。《论语》中还有一处“夺”字,《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译注》译为:“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脉都交付给他,面临安危存亡的紧急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人吗?是君子人啊!’。”《论语注读》则译为:“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两注对“夺”的解释基本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