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个人信息如果遭到泄露,可以采用三种方式来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第一种方式是,在我国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指出,信息被泄露的个人,有权利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自己的私人隐私信息,为了达到制止的目的,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也是可以的。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铌紫不法分子窃取个人信息有哪些“套路”?个人信息遭泄露可以怎样维权?9月13日,市委网信办、市总工会、市妇联在江北区开展了“守护数字身份 保护个人信息”主题发布活动,通过专家现场讲、群众当面问的互动形式,让个人信息保护的“小妙招”轻松掌握。
9月4日,知名艺人杨迪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由于被频繁打骚扰电话,杨迪迫不得已换了手机号码。同时,从杨迪晒出的截图也能看到,他的身份证等个人私密信息也都被公开,对此他求助网友:"大家看得出我这被泄露的信息是出自什么网站什么平台吗?
编者按:为促进全民法治意识提升,争创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大众网联合滕州市司法局共同开通《大众看“典”》栏目,将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发挥短视频的优势效应,专注民法典的宣传、解读,为法治滕州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环境,不断擦亮法治滕州“金字招牌”。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张先生来电咨询:我是湖北武汉人,因为疫情的特殊情况,进行了严格的核酸检测,最后确认我是健康的。可我回到单位上班时,一个朋友将我的行踪信息擅自暴露到公司微信群里,大家由此产生了恐慌,我很苦恼。朋友的行为是否算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我又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