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该机的前景已经非常黯淡,苏联总理尼基塔·赫鲁晓夫是导弹万能论的忠实拥趸,他认为苏联当时已经部署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是一种更便宜更有效的战略核运载系统,根本没有必要耗费资源和人力去研发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就更别提M-50A甚至无法做超音速飞行了,不如将资金使用在洲际弹道导弹和太空项
苏式轰炸机系列上一篇:造价堪比同等重量黄金,红色超音速巨兽——苏霍伊T-4轰炸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东30公里左右有一个名为莫尼诺的小镇,那里坐落着欧亚大陆最大的航空博物馆—俄罗斯莫尼诺航空博物馆,这是一个让无数军迷和航空迷魂牵梦绕的地方。
退出历史舞台,在当时它被认为是成功的,但60年代后,M-50 / 52轰炸机的发展计划,由于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和航天计划的优先考虑,苏联不得不将更多的资金放到洲际导弹的研制和航天活动的开展上,于是M50“野蛮人”轰炸机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四十年代后期战斗机已经在朝着超音速不断奋进,到了五十年代,轰炸机什么时候能超过音速就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同时防空体系也还在不断完善、性能也不断提高,在技术和需求两个方面,研制能超音速飞行的轰炸机都成了顺水推舟的事,当然还需要马内的支撑。
而今天咱们要介绍的M50自行反坦克炮,却是海军陆战队的独有装备,其实说它是自行反坦克炮并不合适,还是称之为自行无后坐力炮更准确一点,M50自行反坦克炮的火力源自于二战时期研制的M40式106mm无后坐力炮,上世纪50年代,美国陆军希望研制一种使用M40式106mm无后坐力炮的履带式车辆,作为轻型反坦克武器协同步兵作战,新型车辆必须足够轻,能够使用运输机进行空投,这就是M50的由来。
1961年7月,在苏联的航空节分列式上,苏联第一架超音速轰炸机在两架米格21战斗机的护航下高速飞过人群,帅气的外形把下面的观众都看呆了,全球的媒体对这架之前从未出现过的飞机纷纷进行了报道和推测,也许是由于它出现的太过于突然,令西方各国为之胆寒,北约给这架超音速轰炸机起了几个不雅的绰号:粗鲁者,野蛮人,暴发户,总之就是看它不爽,甚至颇有诋毁之意,但可惜的是,由于历史的捉弄,这架优秀的轰炸机落了个亮相即绝唱的悲惨结局。
瑞典空军是瑞典武装力量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瑞典空军拥有约1.4万人左右,装备的各种飞机150架以上,瑞典空军也凭借着萨博35和鹰狮战斗机在各大强国垄断的军贸市场有自己的席位,至少瑞典可以做到国土防卫不需要其他国家驻军保护。
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再加上丰富的资源,催生了极具特色的苏联黑科技。一、天上飞的1.核动力轰炸机二战结束后不久,苏联就开发了一款型号为M60的核动力轰炸机。这款飞机是在M50试验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产品。长度达到了58.7米,宽度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