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为毛莨科植物升麻的根茎。因其药性升散,故而名“升”。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湖南等地。常生用或炙用。一、升麻的功效:升麻味辛、甘,微寒。阳明经本经药。归肺、脾、大肠、胃经。功效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升麻是一味好药,古人说它能解百毒,消痈肿,散风热,升阳气。从《神农本草经》至宋代,升麻一直是以解毒辟疫为其主要功效,升麻之升举阳气功效,则首倡于张元素的《医学启源》,继之又为李东垣所发挥,后来遂成为升麻的另一大功效中药重视内调为主,从源头去解决病症的起因,所以疗效虽然缓慢,但是效果良好,升麻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之一,对于辅助一些常见的头疼、发热等疾病有显著疗效,所以也是中医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升麻性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有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之功,可以治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崩漏下血等证。
有一个女的,皮肤长癣好多年了,腿脚乏力,脸色苍白。吃了不少消炎药、除湿解毒药,可皮肤还是瘙痒难耐。现在很多人身体不缺营养而是缺运动,缺乏运动,筋骨打不开,就像田地土壤板结,你怎么施肥也施不进去,一场雨都把肥冲走了。
“一人素饮酒,因寒月哭母受冷,遂病寒中,食无姜、蒜,不能一啜。关于升麻的升阳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个他自己亲自治疗的一位内伤元气,清阳陷遏,不能上升所致的病例:一位喜欢饮酒的人,在冬天风雪交加的日子里拜祭逝世的母亲而受凉感冒,肠胃亦受寒,没有姜、蒜等温性食物食疗调理,延至盛夏酷暑时节,饮了太多凉水,加上心情郁闷,又因腰部疼痛,牵引至右胁,上至胸口,不能活动,只好卧床休息。
升麻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认为“味甘辛。主解百毒,杀百老物殃鬼,辟温疾,障邪毒蛊”。查阅历代文献,发现在早期的组方中升麻的作用主要是清热、祛瘴毒,被作为清热解毒药物使用,如下面组方中:《伤寒论》中麻黄升麻汤主治厥阴病,咽喉不利,吐脓血。
早在《黄帝内经》当中,我国的中医学就已经对“毒”有了深入的研究和认识。随后,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对解毒的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东汉时期的名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一味被誉为解毒奇药的草药——升麻。这味药物的主要功效被描述为能够解除各种毒素,预防和治疗温疾,以及驱邪避祟。
我国的中医学对“毒”的研究认识是非常早的,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关于“毒”的记载,既然有“毒”,那自然也就有“解毒”,中医对解毒的研究也是相当深远,在东汉时期的名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一味解毒奇药,其描述这味药的功效为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这样的描述堪称神奇,现在就和大家说说这味古老的抗癌解毒奇药——升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