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份,身在北京的毛泽东收到了来自老家湖南的一封信,信是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寄来的,信上的字迹让他倍感亲切。杨开智是恩师杨昌济唯一的儿子,是儿子岸英、岸青的舅舅。这些身份,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事实上,抛开这份亲属关系,杨开智和毛泽东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
杨开智始终坚定地与革命站在一起,服从党组织的决定。杨开智抚养妹妹的三个孩子,是亲人的做派;杨开智把孩子托付给党组织,是对党的交代。不辜负亲情,坚定地服从安排,这是杨开智大义的作派。长于书香家庭杨开智,字号子珍。1898年8月25日生于长沙东县板仓。
1927年8月,秋收起义前,毛泽东与杨开慧在长沙话别,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次分离竟是诀别。彼时,还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后,痛心之余,寄信给杨家:“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此后,毛泽东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杨开慧的思念。他曾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中写道:“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杨开智是杨开慧的哥哥,毛泽东的大舅子,在革命战争时期给予妹妹和妹夫倾力帮助。特别在杨开慧和毛岸英入狱后,杨开智为营救他们积极奔,更不惜以身犯险。但解放后,杨开智想入京工作,毛泽东却明确拒绝,其中的原因让人感叹。
“你只要公开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获得自由。”杨开慧被捕后敌人提出了释放她的条件。“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果断拒绝,她高声喊道。她还对所有的人说:“你们让我跟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杨开慧本可以幸免于难,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革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