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不到,我们的口腔中住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它们共同组成了「口腔菌群」。一旦菌群生态发生变化,不只牙齿会受到伤害,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癌症等风险都被拉高。
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针对牙周病的治疗方法可以同时消炎、改善口腔菌群稳态以及防止牙骨质流失。2022年9月20日,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纽约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局部外用的凝胶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原来这些微生物都如此之美!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它们可能看起来更像是水下海葵的触手抓住了珊瑚礁,但其实这些色彩斑斓夺目的家伙是来自于我们的脸颊上和口腔里的微生物。科学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捕获到的这些图像里的细菌,它们生活在最黑暗的角落里(你可能不会知道你的牙缝下面还有细小的裂缝)。
1/6张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20日报道,口腔和牙齿健康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日,英国一位显微镜学专家观察了自己口腔和牙齿上的附着物,揭开了藏在人体口腔深处的秘密。经过1万倍显微镜放大后,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附着在人体面颊、牙龈和牙齿上约300多种不同类型细菌。
光明日报北京4月7日电 记者田雅婷7日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获悉,该院病因研究室邓大君教授联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刘宏伟教授、北京口腔医院孙正教授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董广英教授,证明了P16基因甲基化可作为口腔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癌变预测标志物。
时间过得飞快,眼看2024年就要过去了,但最近还是有很多患者拉着医生问:“医生,我到底需不需要洗牙啊?不洗行不行?”从专业牙医的角度来讲,建议大家一年至少要洗一次牙,特别是你口腔里有以下几种情况,那更是不洗不行。
病例1: 王女士,牙不好,掉牙后去镶牙,但是镶完之后感觉不舒服,在2019年,发现口腔中有小白点,没有痛感,以为是口腔溃疡,就自己吃了些消炎药,吃了有20多天还是不好转,就去医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为鳞状细胞癌。
小团:为什么口腔癌术后患者又被称作“割脸人”呢?灯塔肿瘤医生:口腔癌在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但是通常口腔癌的根治性手术通常需要切除不同程度面部组织,所以口腔癌手术后的患者也被称为“割脸人”。即使进行术后修复,患者脸部依旧多多少少会留有疤痕。
口腔溃疡本是一种很常见的小毛病,但就是这么一个小毛病,差点要了梁大爷的命。梁大爷今年58岁,从两个月前开始,他的舌头左侧边缘就开始出现溃疡、溃烂的情况,梁大爷以为是自己饮食不注意,太上火,口腔溃疡了,也就没多在意,只是买了些西瓜霜消炎。
首个上皮癌前病变分子分型标志物出现了近年,邓大君教授与北大口腔医院刘宏伟教授、北京口腔医院孙正教授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董广英教授合作,再次证明P16基因甲基化的确可作为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癌变预测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前2-3年就能够早期判断出这种癌前病变的癌变可能性,临床灵敏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