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领导的国际团队确定了一种使香蕉患上枯萎病的真菌分子机制,为开发对抗相关病原体的新方法打开了大门,或可大大减少香蕉枯萎病的传播。
黄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蔬菜,而对于种植黄瓜的菜农来说,如何高产、稳产、丰产是首要的目标,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要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外,还需要掌握对各类危害黄瓜生长的病害的防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黄瓜能够正常健康的生长。
《日本经济新闻》7月24日刊登题为《枯萎病肆虐 香蕉濒临“灭绝”》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只能隔离了,尽快接种‘疫苗’,搞不好还可能冲击世界经济”,一些盛产香蕉的国家和地区正在为香蕉传染病的流行而担忧。
时间过得真快。立秋过后,红菇、松茸、鸡油菌、牛肝菌等各种各样美味的菌菇纷纷出现在了农贸市场和人们的餐桌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我们视为珍馐美味的真菌绝大多数都生长在森林里。为什么必须生长在森林里呢?
香蕉枯萎病又叫“香蕉巴拿马病”,上个世纪50年代,香蕉枯萎病在全球大爆发,毁灭掉了当时的香蕉主栽品种——大麦克香蕉。后来,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可以抗枯萎病的香蕉品种,才拯救了香蕉种植业。这个香蕉品种也就是我们如今经常吃的香蕉,它叫“香芽蕉”,也叫“卡文迪许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