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耕时代,土地是国家重要资源,拥有土地也就拥有幸福生活,可是身份高贵有别,某些人生来就有特权,能占有更多资源,也能用手中的权力或者资源全获得更多资源,结合古人对土地的热爱,土地兼并现象就是每一个朝代尾大不掉事情。
说起海瑞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的耳熟了,他可以说是咱们中国历史上胆子最大的人了。海瑞这个人是我国历史上明朝的一个官员,他的为人刚正不阿,对那些贪官污吏是非常痛恨的,对付这些人从来都不会手软,专门纠正官场上的不治之风,可以说是我国较为早期的反腐英雄了。
1961年,一位专门研究明史的叫吴晗的老头写了一部新编京剧,叫《海瑞罢官》。吴晗也不是非写海瑞不可,是当时毛泽东主席号召大伙学习海瑞的精神,说这位古代同志敢于说真话,值得提倡。一贯听党的话的吴晗于是七易其稿写了这部戏。写得很认真,很辛苦。
相信许多有一定阅历的人,对“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篇文章有一定印象,正是因为“金棍子”这篇1966年发布于上海文汇报上这篇署名姚文元,而实际上三个人共同修订并最终以第八稿形式见报的文章,最终成了大革命的导火索。
海瑞,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大臣,明朝著名清官,在中国与宋代的包拯,清代的于成龙最为家喻户晓的“青天大老爷”,他们的事迹通过民间戏剧故事口耳相传,一辈接一辈,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推崇仰慕,呼为“包青天”、“海青天”、“于青天”。
措辞最严厉的要数给事中戴凤翔,他强烈指责海瑞,大致内容是那样的:“海瑞凭一时的冲动,随意对百姓的产业做出判决,在他的治下,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更为耸人听闻的是,戴凤翔又抛出一个重量级的“炸弹”:“七个月前,海瑞的一妻一妾在一个晚上一起死去,很可能是出于谋杀。
文/李 旭前言:如果说,姚文元于1965年11月10日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是“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的话,那么,以聂元梓为首的7个人于1966年5月25日在北京大学贴出的后来被称之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就是使“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的起爆点。
文/李 莉1951年2月,北京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北京市市长彭真和副市长张友渔 (右)、吴晗 (左)京剧改革是“文化大革命”前文艺界很重要的一件事。这场斗争是江青与北京市委的前哨战,也是“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
近日,著名文化学者兼活跃在京城西部地区的“京剧名票”,同时亦是一位有着四十余载戎马历程的耄耋老军人——老骥先生,运用在线分集介绍的方式把经典历史京剧《四郎探母》,在网络平台上做了精选再现并进行了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