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旋转着,舞动着,从狂放中迸发出美。也是他教会我看见了这腰鼓之美,西北文化所蕴含的力量之美。暑假闲暇时,我因一条广告,慕名前去学习安塞腰鼓——这见于课本的舞蹈。到了地方,师父已经来了。他的脸有着五六十岁的模样,身子却硬朗得如同壮年似的。
苏宏丽,腰鼓舞出华丽人生作者:米宏清每当暑假或寒假,走进安塞县体育场,总会看到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晨曦中,在晚霞中,挥动着长长的红绸,在学习腰鼓表演。问起谁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总是响亮地喊出一个人的名字:苏宏丽。是的,正是苏宏丽,手把手的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小腰鼓手。
人 物 档 案苏宏丽,安塞县第一小学体育教师。她是市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模范教师”,省、市“三八”红旗手。她从事少儿腰鼓教学20年,她与小小腰鼓手们走进北京“两会”,越洋前往美国,向国人和世界展示着安塞少儿腰鼓活泼飒爽的英姿。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在明代后期,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安塞已经人烟稀少,安塞人由榆林横山迁过来,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
安塞女人 冯学福 安塞的腰鼓、民歌、剪纸、农民画、曲艺表演等出了名,使得安塞也名声大起,享誉全国。更因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党中央毛主席生活战斗了十三年的地方,所以每年来延安旅游、朝拜的人特别多。来到延安后大多人就会想到安塞,即便来客不知道安塞,导游或当地主人也会把安塞介绍给客人。
宋沿东 摄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刚劲奔放的陕北安塞腰鼓震撼!
吴艳(中排右三)与法国徒弟合影 36岁的吴艳是榆林人,1996年进入榆林艺校学习,毕业后到安塞发展,2005年进入延安市歌舞团舞蹈队。 目前就职于延安市歌舞团的吴艳201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派往国外教授腰鼓,成为延安腰鼓走出国门教学第一人。
▲江西萍乡籍画家张自嶷 油画作品《安塞腰鼓》150×102cm▼点下方视频,即可收听鼓天动地马圆圆 | 青年歌手作词:金明作曲:冯晓泉春雷一响鼓声起龙腾虎跃风云聚高原上纵横听马蹄疾心飞扬踏遍山河千万里宝塔昂首迎晨曦红日东升照寰宇黄河水哺育的好儿女让中国梦更加美丽隆咚锵锵咚锵打起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