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柔悠雅自成一家—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的演唱艺术兢飞牛桂英是晋剧旦行中一位卓有成就的表演艺术家。她的唱、念和表演造诣精深。不仅剔除了历代男旦声腔的痕迹,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晋剧旦角的女声声腔,从发音、吐字、行腔等方面,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
牛桂英是晋剧青衣的代表人物,她“云遮月”的唱腔咬字独成一派。她出生于民国,苦赛黄连,历经日本人侵略,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一生颇为传奇。快到老人家去世七周年的日子了,作为一名后辈,我整理一些文章,记录一下牛桂英的那些年那些事。请关注晋剧迷妹采蜜芽。
丁牛cp相识于1944年张家口,当时丁果仙被观众誉为晋剧须生大王。在张家口两人第一次合作,牛老当时还是刚成名的青年。丁果仙已经是晋剧泰斗,而且丁的唱腔会根据场上激情即兴发挥,灵活使用,甚至还会在唱词中加进虚字眼,改词换韵,经常让配戏之人难以招架。牛桂英做足了准备,演出一切顺利。
曲尽人情妙趣横生——看牛桂英、马玉楼合演《桑园会》刘巨才我从小就是个“小戏迷”,特别对丁果仙大师的戏迷得如痴如醉,但凡她有新戏露演,我总要撺掇父亲去先睹为快,《桑园会》就看过好几回。《桑园会》又称《采桑》,原是一出“大路戏”,算不得“丁派”的代表剧目,却也经常上演。
20世纪60年代,郭沫若先生亲自为剧团书写了“张家口青年晋剧团”团名,1963年,成为河北省七个省级国营剧团之一,也是省级重点剧团。在此期间,老艺人传授了看家戏,如刘明山的《二堂舍子》、杨丹卿的《少华山》、张庆云的《过巴州》、崔德旺的《审剌客》等,表演各具特长,颇多绝活。
“打不完的金枝,算不尽的粮”,这句在三晋大地广为流传的民谚,形象地形容了在晋剧传统剧目中,《打金枝》与《算粮登殿》这两出戏的重要地位。《算粮登殿》虚构了一个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终于等回来丈夫薛平贵。
一 武蕙仙,二捣蛋,原名武蕙芬,从小父亲去世,其母从归绥改嫁交城,12岁时她到祁县韩国华娃娃班学戏,这个戏班先后有盖天红、李兰英、李兰亭夫妇,还有马来源、刘芝兰、乔金仙、乔玉仙、奴子生、电光丑,文武场有:满堂、油汉、润生、占元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