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文化巨人,苏东坡一生跌宕起伏、历经风雨,对人生参得透、悟得深,更善用一支妙笔将人生况味写得妙、描得准,令人回味不已。童年:隙过白驹那暇惜。诗中苏东坡回忆了与表弟共同度过的童年时光: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
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苏轼同时受到朝中新旧党人的“怨仇交攻”,主动请求外放杭州。在杭州任上,苏轼得知老友钱勰(字穆父)将要被贬到瀛州,想起三年前,自己曾在长安城门口为对方践行,如今再见又是别离,心中顿时百感交集。二人短暂的相聚之后,苏轼填词一首,为之送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云蕈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佚人,越人歌)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