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客机是一种链条较长的产品,上下游一共会使用上千种材料和设备,而且在飞机漫长的服役期间,对各个零部件厂一直都有旺盛的需求,对于各个工业部门来说,由于飞行对设备,材料,加工技术等等要求都非常高,所以研发一款新型客机对全国工业界有明显的持续的推进作用,不管是冶金,化工,机械,电子,
虽然乌克兰还有一架备用,而且技术上也不排除修复的可能,但从目前局势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安225如此令人惋惜,其实除了个头吨位最大外,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是仅存一架的传世孤品,本质上是个艺术品,而不是工业品。
中国的五代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但是相较于军事领域,中国在民用航空领域的成就要逊色许多。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民用飞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占有很小的份额,而且中国企业的客机只能满足部分公共交通市场需求。
一直以来,都有说法称发动机是“工业王冠上的明珠”,而干线客机,大概就是这顶“工业王冠”了。干线客机至今都是极少数国家的“专利”,举个例子,当今全球确认造出原子弹的国家总共有9个,但是目前全球能造干线客机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法国三个国家,干线客机的难度甚至比造原子弹还要大!
除了70-90座级的ARJ21新支线客机之外,150座级的C919作为新一代国产干线客机,对标美国的波音737MAX和欧洲空客A320NEO,不过,和国际上主流的波音787、空客A350这样的宽体远程客机来说,它还不够大,中俄联合研发的CR929还“任重道远”,其实,在C919之
中国隆重展示C919型窄体客机表明北京在走向民航装备生产大国的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但要知道,在这条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在看到中国这么大的客机俄罗斯方面专家这样认为:中方客机不可能是中国人自己造的,中国应该和俄罗斯联合制造。
提到客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波音”,毕竟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全球50%以上的客机都是来自于美国波音,包括在我国,全国一共有17家航空公司使用的主要机型,都是波音,特别是波音的主打机型——波音737系列,在我国民航客机中的占比更是非常高。
2015年11月2日,一个被中国航空史铭记的日子,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原型机正式总装下线!这一举措向世界宣告中国完全可以自主生产大型客机了,完成了几代人的航空梦!在C919完成总装下线面世之后,庆贺之余,我们也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C919真的是自主研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