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晚上8点多,当大家都还沉浸在平安夜的狂欢中时,一名年轻女子匆匆赶到了临安汽车东站警务室向值勤民警求助。“我的奶奶不见了,求你们帮忙找找她。”盛女士告诉民警,她的奶奶已经83岁高龄了,晚上天这么冷,她真担心奶奶发生危险。交谈中民警得知,走失的老奶奶姓程,有轻微老年痴呆。
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通讯员 赵万佳83岁患病老人走失多日,家属寻找未果后报警,民警通过14小时连夜找寻,成功寻回。“谢谢哒,真的谢谢啦!”10月5日11时,在湖北省利川市公安局汪营派出所里,接回走失多日的母亲后,杨女士一边激动落泪,一边不停地感谢民警。
微信朋友圈里的寻人启事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转发一次,家人团聚就多了一份希望”。看似普通的这句话,却真的是在给苦苦寻找的家人们带来希望——比如,83岁的陶奶奶走失后,就是因为朋友圈里转发的寻人启事,7月12日终于找到了家人。
3月17日中午,武汉市民卓先生发现家中母亲不见了,可能走失。“当时可真的是急死我了!老母亲年过八旬,又是福建口音,不会讲普通话,万一出事可怎么办!”卓先生和家人寻遍了附近,晚上10点一直找到没有老人的踪影,急忙拨打了报警电话,并在朋友圈发了求助信息,紧急寻找母亲。
6月6日,家住浙江绍兴的83岁陆奶奶在女儿陪同下来到崇明新河派出所求助寻亲。原来,陆奶奶的父母都是抗战英雄,陆奶奶幼年时由外婆抚养,在崇明新河地区长大。1947年,陆奶奶6岁,那年她随父亲去了青海,之后相继在北京、浙江等地求学工作生活。
刷到一个视频,博主的奶奶在临走前十分钟,翻出最喜爱的鞋子,然后在椅子上穿好鞋子,奶奶应该是想着自己要走了,把自己倒饬一下,奶奶穿好鞋子之后,还不忘记拔掉充电头,因为他怕粗心的爷爷会忘记拔掉充电头,是最后一次担心爷爷了,奶奶去拿上她一直用的手提袋,走到门口身体不舒服,坐在椅子上,喷上雾化剂,就出门叫车去了,后来折回来换上新外套,就坐在凳子思考了好久,最后戴上自己的帽子,整理一下衣服,带上自己喜欢的围巾,后面就起来去拿好装好绳子的手提袋迈出了最后一步。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川渝一家亲。在历史的时光隧道中,发生过很多两地文化、亲情交融的馨香往事。2018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四川文艺出版社收到一份独特的投稿,一本自传式回忆录《汉娜的重庆》寻求出版。书稿中讲述的是一个中德混血女孩(原德国驻华领事女儿)记忆中的重庆往事。
大足区公安局工作人员2月4日告诉澎湃新闻,大足区龙水派出所接到区局转交的信息后,指导员陈治伟在抗疫期挤出时间从龙水镇11万余人常住人口中找到千余个疑似对象,通过求助者提供的“孤儿院长大”的关键信息和一张模糊照片,帮湖北老太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
暴雨蓝色预警天气,八旬老人夜深许久未归,家人心急如焚,寻找未果后报警求助。如皋市公安局磨头中心派出所接警后,发动老人家属、邻里寻找,终于在搜救1.5小时后,找到困于池塘芦苇丛中的老人。后经送医救治,老人已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