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太阳,实际上,所有恒星的核心都在进行着这样精细又神奇的反应,在不断地核聚变中,不同的原子与氦原子进行结合,变得越来越“重”,这个过程像链条一样清晰可见:碳 → 氧 → 氖 → 镁 → 硅 → 硫 → 氩 → 钙 → 钛 → 铬 → 铁。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则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对于一个原子来讲,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量就决定了它的元素类型,比如说原子序数为1的氢元素,其原子核就只有1个质子,原子序数为2的氦元素,其原子核就有两个质子,其他元素则以此类推。
目前聚变界常规的“小目标”都是:一亿度!因此,启动氢弹里面的核聚变反应,首先需要一颗原子弹做“引信”,而对于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为了实现这一亿度的高温,则需要庞大的加热系统提供能量输入。要知道,世界上最耐热的金属,熔点也只有3000多摄氏度,相比之下,一亿度是个什么概念呢?
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有不到100种(目前认为),核素有300多种,1934年以后人工又合成了2400多种核素,理论上如果没有放射性衰变,质子和种子总共可以有8000多种组合方式,也就是有8000多种核素.它们可能存在于超新星的余晖中.宇宙大爆炸之初,合成了氢核和氦核,还有少量锂核.
宇宙中那些闪亮的恒星,都会有熄灭的那一天,不同质量的恒星,其熄灭的方式也不一样,通常来讲,像比邻星这样的小质量恒星会在默默地熄灭,像太阳这样的中等质量则会“生命末期”剧烈膨胀,成为一颗庞大的红巨星,而在大质量恒星“寿终正寝”之时,通常会发生“超新星爆发”。
在夜空中闪烁的恒星都有“寿终正寝”的那一天,科学家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会在宇宙中默默地熄灭,比如说太阳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就会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其庞大的体积甚至可以将地球吞噬,而那些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初始质量是太阳的8倍以上),通常都会以一种更加壮丽的方式——超新星爆
提到最保值的商品,黄金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古往今来几千年的时间里,黄金一直是人类文明中的硬通货,更为神奇的是,世界局势越动荡,黄金的价值就越高,比如: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黄金价值在不断飙升,甚至突破了2000美元每盎司,所以也就有了:“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说法。
太阳只是一颗黄矮星,属中等质量恒星,它之所以能够稳定地发光发热,是因为氢核聚变所产生向外的辐射扩张压与中心的引力作用实现了平衡,然而随着太阳上氢元素的耗尽,向外的辐射扩张压减弱,太阳在中心引力的作用下,内部压力进一步加大,于是氦核聚变被点燃了,至此,太阳便由氢核聚变阶段跨入了氦核聚变阶段,之后,核聚变会不断向更重的元素推进,直至碳或氧终止,此后太阳便会坍缩为一颗白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