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温中健脾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1.处方解读:方中附子、干姜辛大热之品,归脾胃经,温中祛寒,扶阳抑阴,为君药。党参、甘草补中气,和脾胃,为臣药。
这样的天气下,大家都喜欢吹空调、吃西瓜、喝冷饮,再吃点儿烧烤又麻又辣,配点儿冰镇啤酒。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受损百病由生,所以保护脾胃阳气尤为重要,医圣仲景先师安排了温中健脾的“理中汤”,在《金匮要略》里又叫“人参汤”,现代人们制成了药店常见、方便实用的中成药——理中丸。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理中丸是干什么的,理中丸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代表方剂,里面只有四味药,分别是干姜,人参,白术以及甘草,干姜可以温中散寒,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补益脾胃,所以理中丸主要调理的就是脾胃虚寒,如果你一吃凉的就容易胃痛,拉肚子,四肢怕冷,伸出舌头一看,发现舌头的颜色很淡,舌苔薄白,舌体胖大有齿痕,那这时就可以参考用这个理中丸来调理了。
按照中医上来说,冬季和初春非常容易在体内积聚寒气,成为你患病的隐患,而夏季就是清除体内寒气的最好的时期了。虽然大家现在都逐渐意识到驱寒的重要性,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知道如何用药。像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大建中汤等,也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具体的区别!
小雪过后,初冬模式开启,气温降低,天气寒冷,人体感受寒冷,体内寒气开始旺盛,出现诸多不适症状。其中脾胃虚寒的人,表现比较明显,这类人常常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面色晄白,口唇色淡,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等症状。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冬季却可能面临阳气不足的问题,如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等。注:金匮肾气丸原方是没有牛膝跟车前子的,现在市场上见到的金匮肾气丸加了牛膝、车前子,其实是模仿另外一个方~济生肾气丸,特点是增加了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同时有了牛膝的引火下行,没那么容易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