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专业大多都很卷,就业竞争激烈,所以紧缺的不是专业,而是高端人才。如今的社会更需要的文科人才是具备很强的沟通、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能力,且最好能掌握一定理工科技术/外语的高水平人才。文科中冷门的专业不多,小编推荐的吃香专业是古典文献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
近年来,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越发突出,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在原先理工学科的基础上,第一次加入了天文学、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人文学科,旨在进一步推动文科建设工作;
南都讯 记者程安 实习生罗丰瑜4月16日,2024年高校毕业生社科类急需紧缺人才专场暨广州市“阳光就业”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活动在广东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广东省人才服务局、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发动300家用人单位参会,岗位总数超6
事件经过说起来也是怪事儿一桩,咱们现在不光是足球场上的“国足难题”,教育圈儿里也藏着个不小的“选拔迷宫”。高中生一窝蜂地往理科挤,理科老师都快成“稀缺资源”了,但你说咱们国家真的就缺人才吗?NO!咱们不缺人,缺的是那把能精准挑出千里马的“伯乐眼”。
假如一个博士毕业生在本硕博阶段换过两个以上的专业,对不起,面试大门不朝你开;假如你第一学历普普通通,对不起,可能投出去的求职简历无人问津;假如你的本硕博不是一口气读到头,中途曾离开了所谓的“象牙塔”而去经历了真实的世界,对不起,评委会不欢迎你;假如你“30+”“35+”,对不起,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上海,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竟开设100多个专业,不止一次被“不点名批评”。显然,单校专业设置数量过多,必然稀释宝贵的教育经费与教育资源,应当学会“去库存”“做减法”。同在上海,个别工科特色院校办到今天真正的工科仅占三成比重,也与其他高校一样重复设置商科、管科甚至法学院、外语学院。
9月29日下午,宁波市镇海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组织区内重点单位和代表性企业,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奔甬而来·镇好有你”招聘宣讲会。此次“揽才专列”带来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多个领域的招聘岗位近6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