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微微,正是投放蟹苗好时节。3月16日,在兰溪市永昌街道“农光互补”项目基地,当地农户打开一只只编织袋,4万尾兰江蟹苗动作轻盈,悄悄“溜”进水田觅食嬉戏。待到秋风起,它们便能摇身一变,从“小鲜肉”长成“小巨人”,爬上饕鬄食客的餐桌。
深秋季节,走进刘老庄村中能环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只见蓝色多晶硅组件汲取着阳光,闪闪发亮,如同蓝天的延展。光伏板下,满坡的螃蟹正耀武扬威地挥动着大螯,仿佛在振臂欢呼。“11月份是我们的螃蟹上市的旺季,这时的蟹口感最佳,脂厚膏美!
蟹因霜重金膏溢,橘为风多玉脑鲜。天气转冷,又到“八脚将军”膏满黄肥之时。11月13日晚,崇明区绿华镇绿港风情景区内灯光璀璨,热闹非凡,2023上海崇明“橘黄蟹肥”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绿华“上海蟹港”吃蟹季活动在那里举行。
位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的千亩全电数字化渔场近期迎来大闸蟹丰收。作为当地供电部门打造的渔光储一体化项目,该蟹塘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水下则养殖鱼虾蟹,既能控制水面光照量为螃蟹遮阳,还能调节水温。此外,光伏储能系统能为渔场用电提供应急“充电宝”,停电时可自主供电,保障养殖安全。
转自 来源:网络市民吐槽:阜宁县陈集镇空寺村,大片养殖塘被承包后,本来说是进行养殖,但现在却本人打桩装上了大片的光伏板,这样的操作合规吗?水下养殖,水上铺设光伏板,被称为“渔光互补”。这样大面积的投资建设,一个项目的服务期往往能够长达几十年。
近日,外地有大闸蟹养殖户称:由于持续高温,一亩蟹塘一天死三四只蟹,1000亩蟹塘一天死3000只蟹,并称价格不上浮15%不会出手。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持续高温的确对大闸蟹养殖有影响,但总体来看,目前高温的影响有限,价格也不是养殖户说了算,最终是市场决定。高温天大闸蟹难存活?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初冬光伏畔,渔歌悠唱晚。在湖北省汉川市分水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成片的太阳能光伏板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展现出独特的冬日美景。这是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的汉川分水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所在地。临近岁末,该项目正在全力冲刺年底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宋婧 杨成武 殷雯馨 高岷 图文报道19日上午,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115.5兆瓦“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首批36.9兆瓦发电单元成功投产,并计划在今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常州市今年建成投运的最大规模的“渔光一体”新能源项目。
大通湖蟹农手举螃蟹,笑容满满。红网时刻记者 赵佳妮 通讯员 康帅 益阳报道都说大通湖的螃蟹好吃。那么大通湖的蟹塘里,能“玩”出多少新花样?这里的螃蟹住在生态蟹塘,吃着青青水草,有些还有光伏板来遮阳(“渔光互补”生态蟹塘),“这样的条件,螃蟹当然好吃”。
这几天,福建福清养殖的400多亩青蟹喜获丰收,蟹农们加紧捕捞,抢“鲜”上市。近年来,当地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结合,形成水上发电、水下养蟹的绿色养殖模式,助力农户增收。在福建福清市新厝镇的螃蟹养殖基地,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水面上。光伏板的下方,蟹农们正忙着捕捞青蟹。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新质生产力的“新”,是新农机驰骋纵横,是新品种落地生根,也是新农艺成势见效。常州金坛是“中华绒螯蟹之乡”,在全国率先建设数字化渔场,成为加速河蟹生产机械化进程的有益探索,让“水产科技革命”更加彻底。
秋风起,蟹脚痒。秋风送爽的季节,也是宜兴市杨巷镇金紫村最繁忙的时候。村民们忙着从蟹塘中捕捞大闸蟹,然后送往各大市场和专卖店。“今年大闸蟹的品质更好,亩产220斤左右,价格也比往年有所提升,仅这一项每亩就能增收2000多元。”看着乡亲们的收成,金紫村党总支书记张少东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