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补气之长”,很多中老年人也喜欢用它泡水喝,但是也有一些人有疑问:高血压患者能喝黄芪吗?专家告诉我们: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吃黄芪,关键是需要辨证准确,有易疲劳、气短、气喘、易出汗、少食、便稀等气虚表现的高血压患者,可以用黄芪调理,而且效果很不错。
农村有句俗语:“黄芪泡水,防病又保健”,据中医记载它具有补气固本的功效,适当补充,可以改善气虚、增强体质的作用,中老年人常喝可以延年益寿,爱喝的人,是否知道,其实黄芪也有“良配”,若是能搭配在一起喝,好处或能翻倍。
这是因为啊,夏天的气是随着汗液的流失跑出来的,所以不仅会气虚,流汗多了,体内阴液少了,还会伤津伤阴,只补气不补津自然就会上火了,今天武医生教大家夏天黄芪怎么搭配,不仅不上火,还能益气生津,健脾除湿,清一身火。
那据我所知啊,很多朋友在肠道不通,长期出现便秘、排便困难的问题的时候啊,会选择用一些开塞露,或者是大黄、番泻叶这些能泄下的药材来解决,但我是不建议大家经常这样做的,因为这些它们只能暂时缓解,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且药性寒凉,药力也很猛,身体很难扛得住,到时候便秘问题还没解决,又引发出其他的问题,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俗话说得好:“人有三要紧的事,吃得好,睡得香,便得畅”。中医对大便的产生的认识主要是脏腑之间相互配合的产物,食物经胃的收纳腐熟,脾的运化,肝的疏泄,肺的肃降,肾阳温煦,在小肠的分清别浊及大肠的传导下转为糟粕。
1.肠道疾病:长期便秘易诱发痔疮、肛裂等疾病,而且粪便中的毒素直接接触肠壁,长期刺激肠道还易导致炎症,增加肠癌等恶性疾病的患病风险;2. 心脑血管疾病:一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的老年人,在排便时用力过度会促使血压快速上升,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导致中风甚至猝死;3. 肝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