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是五四以来惟一从民族自我出发的戏曲革命成果, 它不仅很好地吸纳了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而且传承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它为国人改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树立了良好的信心。如《沙家浜》的角色原型就是直接来自于民间文学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女三男”的角色模型。
电影里面可以看到样板戏,公社、大队的文艺演出也表演样板戏,只要稍微有点音乐爱好的,都能唱上几段。即《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龙江颂》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八个样板戏。
1987年,著名京剧演员刘长瑜在一次晚会上清唱了京剧《红灯记》选段,曾引起关于“样板戏”与现代京剧孰是孰非的一场争论。应该说,从70年代后期至今,把“样板戏”与现代京剧划等号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以为,去年上海京剧院复排京剧《智取威虎山》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更加使“样板戏”与现代京剧之间划上等号。君不见,曾有一位晚报记者写了一篇“样板戏”回潮引起争议的文章,不少报刊曾加以转载。其中,不仅涉及到上海京剧院根据“样板戏”版复排的《智取威虎山》,并称:“从80年代后期开始,‘文革’中喧嚣一时的‘样板戏’在大陆几度沉浮。近来,在一片提倡高雅文艺的热潮中,‘样板戏’又借机露面。”
昨天看到一个话题,关于样板戏,有些朋友并不是很了解,既然谈到了,那么不妨就展开说一说。最有名的八个样板戏分别是《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龙江颂》、《奇袭白虎团》、《海港》、《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样板戏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十年时间先后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像我们熟知的有《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沙家浜》、《红灯记》,以及后来创排的《杜鹃山》、《磐石湾》、《龙江颂》、《平原作战》等等。
说到“样板戏”,对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那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大概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样板戏作为特殊年代的戏剧作品,曾红极一时。那时,几乎小伙子们人人都会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而姑娘们则都会演“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那时,学样板唱样板,已成一种潮流。
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文,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革命艺术样板”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俗称“样板戏”。
八大样板戏是指京剧:《海港》、《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开初期,非常有争议甚至被某些文化人所极力否认的八个样板戏,随时间的流逝,反倒越来越显示出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历史是延续的,相信在中国特定时期诞下的八个样板戏,成了无与伦比的艺术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