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这天,在天安门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次阅兵,检阅首长是邓公,阅兵总指挥是秦基伟。这次阅兵是1959年建国十周年以后的第一次阅兵,同时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阅兵,意义重大。
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为捍卫改革开放成果,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展示中国在军事上保卫和平的实力,1981年底,中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之际,在北京天安门组织国庆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
10月1日是中国最伟大的节日——国庆节,在这个节日里解放军每五年或十年就会举行一次阅兵仪式,这不仅是在彰显解放军的军事实力,也是在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威严,回望过去,令人印象深刻的阅兵仪式有很多场,1984年大阅兵绝对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2021年4月15日,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1984年国庆大阅兵受阅女兵军服捐赠活动。常务副馆长寇虎平代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接受捐赠并向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1984年10月1日国庆阅兵仪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女卫生兵第一次出现在共和国阅兵的序列中,组成中国阅兵史上第一个女兵方队。
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天安门,担负天安门广场升旗和守卫国旗的光荣任务。从此,我国有了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原来的2人升旗改为3人,其中1人擎旗,2人护旗,正步前进。
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最早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临时搭建的砖木结构的建筑。直到1954年6月,为了满足国庆观礼的需要,国家将这两座砖木结构临时观礼台改建成砖混结构的永久性观礼台,使用面积达2470平方米。
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庆阅兵典礼就成了我国重大的活动之一,然而我国举办了这么多届阅兵典礼,在大部分人心里还是觉得1984年的阅兵典礼最有气势,对比起现在的军事实力,显然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更强大,为什么偏偏1984年的阅兵典礼一直被铭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