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哈尔滨因热情对待游客圈粉无数,成为社交媒体上,继淄博烧烤后新的“流量城市”。同时,“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南方小土豆遇到东北大盘菜”“南方小土豆受宠若惊,哈尔滨做对了什么”等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连日来,“南方小土豆”组团勇闯哈尔滨成为旅游热门新潮流,一时间成为各大平台网络热梗。土豆又叫洋芋,在宁波市宁海县胡陈乡,洋芋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胡陈洋芋品质优良,个头均匀,皮色较黄,淀粉含量适中,低脂肪、高蛋白、色香味美的独特品质为大众所喜爱。
近期,哈尔滨因热情对待游客圈粉无数。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分享自己在哈尔滨“宾至如归”的旅游经历。为了配合南方游客的习惯,哈尔滨将冻梨切块端上桌,在豆腐脑的“甜咸之争”问题上妥协,甚至不少本地人开私家车免费接送游客。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这个冬天,哈尔滨火了。”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大数据测算,截至元旦假日第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关哈尔滨旅游的词条频频霸榜。
今年冬天,大批大批的“南方小土豆”,涌入东北冰雪世界,尔滨花式整活,把游客宠上了天,本地人看了直呼感到陌生。多个#南方小土豆#相关话题也迅速冲上热搜。滑雪、搓澡、看冰雕……很多“南方小土豆”想去尔滨的心情,已经到达了巅峰!
也有很多人好奇: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身高差距真就那么大吗?根据2022年出版的《2019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19-22岁男生中,黑龙江省以178.17厘米的平均身高位居榜首,辽宁省以176.72厘米的平均身高紧随其后,而山东省则以176.38厘米位列第三,均在175厘米以上。
有数据显示,最近哈尔滨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成为某旅行平台上国内热门旅游十大目的地。所谓“南方小土豆”是一种刻板印象,源自南北方人的平均身高差异,在人们的普遍印象里,南方人身材较为矮小,北方人身高比较魁梧。
来源:环球时报 法新社2024年12月31日文章,原题:中国寒冷的东北地区因“小土豆”旅游热潮而繁荣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寒冷的中国东北城市哈尔滨的街道上,头上戴着装饰着动物耳朵和绒球毛绒帽子的游客数量正在激增(如图)。
越来越多南方人选择前往北方体验冰雪运动。这些南方小土豆们在北方的雪地上尽情玩耍,体验滑雪、雪橇等各种冰雪项目,带来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这样的冰雪之旅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的多元化趋势注入了新的活力。
连日来,黑龙江哈尔滨的冬季旅行多次火出圈,并一度成为今年冬季旅游的“顶流”。但最近有关“南方小土豆”的称呼引起争议,部分南方网友觉得这个称呼是对身高的冒犯,开始质疑这个称呼是偏见还是爱称。那么“南方小土豆”这个称号,究竟从何而来?如何判断称呼是褒义还是贬义?
“好可爱的南方小土豆!”当下,这句话不是指南方的土豆(食物)有多可爱,而是北方游客对南方游客的昵称。进入冰雪季以来,哈尔滨、漠河、伊春等冰雪旅游城市成为热门目的地,“南方小土豆”则是勇闯东北的南方游客的爱称。有南方游客表示“抗议”:“我不是小土豆,我一米七!
央广网哈尔滨1月20日消息(记者马俊玮)“哇,这么小的土豆我第一次见!”“这么袖珍,一口能干三个!”“这是真的小土豆,让它们长大点再吃吧,怪可怜的!”“南方小土豆主打一个可爱,咱北方土豆那是主打一个吃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