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陈诚)河北省民政厅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困难群众的民生保障标准得到不同程度提高。截至5月底,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85.7万人,支出低保资金21.65亿元,保持了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增长态势。
张家口新闻网讯 近日,张家口经济开发区6250名城乡低保对象和五保人员喜领一季度的最低生活保障金353万元。自1月1日起,为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持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该区提高了全区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
农村“五保户”认定,到了六十周岁,符合申请条件,就可以向村委会提交申请,由村委会向镇社保站申请。根据政策条文规定:一、本人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或无劳动能力的人。
五保户是居民常规称呼,也就是保吃饭/穿衣/就医/住宿和丧葬,生老病死都涵盖在内,五保户很多是孤儿寡母,家庭条件非常困难,正式的称呼是特困供养人员,比低保户的条件还要有限,那么2023年五保户每人每月多少钱呢?
非省财政直管县区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00元提高到550元河北新闻网2月22日讯(记者张娜)日前,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标准的通知》,决定提高石家庄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标准。
五保指的是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几项内容,根据我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户的成员一般是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也就是无人供养的老年人、残疾人,或失去双亲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