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三公,在古代可以形容一个人很有能力,在朝堂上前途无量,同时也昭示着此人是朝廷重臣。中国古代封建史漫长而悠久,“三公”这个称呼,也在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演变中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几乎在每个朝代,“三公”所指代的官职都各有不同。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个有意思的事情,三国时期的两大高危官职——魏国大司马、吴国大都督。为何这么说呢,魏国三任大司马曹仁、曹休、曹真都是当上大司马之后不久就挂了,东吴四英杰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也是差不多一样。
光武帝以前称为大司徒,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称司徒。王允,王朗都任过司徒。司空:三公之一,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西汉成帝绥和元年罢司空,改设御史大夫,其职掌
一、来源刘邦建立汉朝,但对一些徭役苛法等全部废除,政治制度沿袭秦朝。后世各朝代根据当时社会特点,添加与时俱进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官职变化。中国统一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也都是以秦汉为雏形。二、“三公九卿”三公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