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 此刻夜读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黑泽明一生创作了30部电影作品,其中《罗生门》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生之欲》获柏林电影节特别奖,《德尔苏·乌扎拉》再次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影子武士》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总体上说,汪曾祺的作品,紧贴着生活的本真面目,充盈着烟火气的质感与色泽,他在生活现场记录、捕捉、回望、酝酿,他在用心地打量周遭的人、事、物、情,再用素朴的文字,抵达人性深处,给人心以宽慰,让汉语的韵味绵延。
“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欣赏他人之美”“培养对丑的挑剔眼光”“能够给生活和他人带来美的感受”,全网刷屏的唐校长又以“优雅教育论”引得一波高赞。美,是生命品质的一部分。审美,也是一种能力,值得终身学习。一个人该如何提升审美水平?奉上实用8招!1.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于光远,以98岁高龄辞世。他认为,人到这个世界上走一趟不容易,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总是纠结于那些苦事和悲事,而忘记了能给你带来快乐的那些奇事和趣事,生活也就失去了本来的色彩。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诗词经典,谱写真善美,放歌新时代,4月18日,由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青年律师、诗人曹英博新书《观远山》出版研讨会在首都图书馆中华诗词博物馆内举行。数十位来自诗词、法律、美术、文艺、企业、新闻等各行业的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参加研讨会。
2023年5月19日晚7时,傅敏先生与世长辞。傅敏先生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次子,著名钢琴家傅聪的弟弟。他本人是一名特级英语教师,尽管自己经历坎坷,却为教育下一代奉献终生。傅敏(1937—2023)一生善良敦厚的傅敏先生远去了,而他留下来的成长与教育经典,将永远泽被后世。
中新社晋中9月25日电(记者 胡健)“拍了这么多年电影,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做电影必须情真。所谓情真,就必须不失赤子之心。天真是每一个做电影的人,尤其是学习电影的年轻人应该一直记着的东西,我到现在还不敢忘。”中国导演陈凯歌在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表示。
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育家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协和万邦的精神血脉,融入了历代教育家民胞物与、立己达人、因材施教、守正创新的教育智慧和胸怀天下、世界大同的政治家格局。
69岁那年王玉明院士拜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为师叶嘉莹先生赐字“韫辉”并说:王玉明“禀赋有一种纯真的赤子之心”“是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真正的诗人”近日这位“充满诗意”的“80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还因帮助年轻人避免精神内耗,火上了热搜据了解王玉明院士是密封行业泰斗也是清华大学教授还是诗人、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方面完整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为新时代教师群体走向卓越树立了标杆。
人过了多少岁,便不再青春了呢?有的人二十岁,生活刻板、死气沉沉、没有追求,尽显一副老态;诗人塞缪尔·厄尔曼曾这样写道:“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此书通过描述和阐释陈白沙、王船山、曾国藩等人的诗学思想,在比较文化的视野中勾勒了汉语诗学的基本命题、性质和品格,论述了这种诗学思想在特定时代及个体的展开过程中的单纯与复杂、丰饶与贫瘠,探讨了这种诗学思想发生的社会依据、精神背景与个人渊源,论证汉语诗学思想与精神在现代中国文艺思想中的延伸与拓展,论述了汉字对于汉语诗学的决定性,以及汉语诗歌的地方属性与方言属性。
“我既不是大师,也不是老师,你们才是自己的老师。”9月24日晚,第八届平遥国际影展迎来陈凯歌电影大师班。面对前来“膜拜”大导的年轻学子,陈凯歌回忆起他40年前的导演首作《黄土地》,勉励年轻人保持自由之心,以认真的态度从事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