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9日,上海,当晚是除夕夜,南京东路外滩迎来了“人从众”节日大客流。视觉中国 图春节假期,你出去旅游了吗?据携程2月10日数据显示,假期首日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02%,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300%,国内接送机订单同比增长75%,均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上海入境游订单量飙升超300%!外国游客爱上穿汉服、逛外滩 潇湘晨报2024-05-05 11:04发布于湖南潇湘晨报官方账号“五一”假期,有不少来中国旅行的外国游客。最近在上海,无论是知名景区还是街头小巷,外国游客都变多了,他们在上海有哪些新体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清明假期将至,上海迎来节前预订高峰,记者从旅游平台数据获悉,上海目前位于清明出行目的城市排名第1位,假期上海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28%,伴随人们小长假踏青、赏花等出行需求,上海市区公园周边酒店、市郊特色民宿预订火热。
时下进入暑期旅游旺季,从往年的“特种兵式旅游”到今年的“City不City”的情绪价值体验,旅游关键词在不断变化,但各地特色美食清单却始终是旅客们的必选题,在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外地游客们的外卖订单也随之增长。
长三角地区的外籍游客入境游,正在持续升温。入境游客在上海豫园 图源:新华社根据上海海关近日提供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上海空港口岸累计监管进出境航空旅客782.9万人次,是去年同期增长的4.5倍。其中,进境外籍旅客118.5万人次,同比增长6.9倍。
自从免签以来上海街头韩国人浓度飙升。“现在走在武康路上,几乎每隔几步就能听到韩语。”来上海工作近一年的小琪告诉记者“我现在甚至能根据衣着和发型判断出谁是韩国人。” 上海每周往返于首尔的航班超过200班,这还不包括釜山、济州岛等地往返上海的航班。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如嘉界面新闻编辑 | “工作日早上10点的黄河路苔圣园门口已经站着好多来打卡的人,好久没看到黄河路堵车了。”上海居民徐先生对界面新闻感叹,他身边的朋友们近段时间都在讨论《繁花》,因为这部电视剧也有许多人前往取景地观光。
【中方对韩国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入境游订单增长约15% 周末订单占比近四成】财联社12月2日电,携程数据显示,自11月8日,对韩国单方面免签政策实施以来(11.08-12.02),韩国游客入境游订单较上月(10.08-11.02)增长约15%,同比增长超150%。
游客在上海青西郊野公园的水上森林欣赏美景。新华社发(王须中 摄)上海迪士尼乐园“疯狂动物城”园区。记者 刘颖 摄游客在上海黄河路一家店里品尝美食。记者 张建松 摄上海豫园商城观灯人潮。记者 刘颖 摄2024年开年,上海文旅市场迎来文化和旅游“双向奔赴”的“开门红”。
上观新闻 今年以来,全球刮起中国旅游风,上海当仁不让成为“中国入境游第一站”。据上海边检统计,截至11月30日,今年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超过400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全国空港首位。同时,在各类榜单中,上海经常成为境外游客入境TOP 1目的地。
记者 方卓然10月7日,界面新闻从上海旅游大数据平台获悉,国庆假日期间,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862.25万人次,同比基本持平。上海地区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为269.19亿元,同比增长4.60%;上海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9%,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
12月25日,韩国游客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拍照留影。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新华社上海12月27日电(记者黄安琪 杨有宗 陈浩明)先去南京路吃一顿烤肉,再去新天地看旧址,喝一杯特色奶茶,再去外滩感受一下上海的繁华……近日,打“飞的”到上海过周末的韩国人越来越多。
“现在外滩一半以上都是韩国人,前段时间去了一趟新天地,周围全是讲韩语的。”某社交平台博主“香草芝士拿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上海的一些热门旅游景点如外滩、田子坊、新天地、豫园等地,韩国游客的数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在田子坊和新天地,几乎每走两步就能听到韩语声。上海外滩。
过去一年间,你是否曾踏足外滩、豫园或南京路步行街?若你曾漫步这些申城地标,或许已留意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上海街头外国游客的身影越来越多。他们说着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或其他语言,在描述上海时,高频词总是离不开“干净、安全、市民友好”。
去年11月8日起,中方对韩国公民试行免签政策。近两个月来,打“飞的”到上海过周末的韩国人越来越多。随着“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韩国年轻群体的新潮流,上海的“韩流”浓度越来越高。韩国游客来上海都去哪吃、去哪玩?为什么韩国人爱来上海旅游?
来源:环球时报 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到南京路的烧烤店上海已经成为无数韩国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去年11月8日起,中方对韩国公民试行免签政策。近两个月来,每逢周末,上海各大网红景点的韩语“浓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