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剧《雍正王朝》里,八爷胤禩跟四爷胤禛在夺嫡时期就是棋逢对手,但因为几个关键节点的误操作,导致他跟皇位失之交臂,但雍正继位以后,八爷党的势力依然存在,甚至掣肘了雍正的治理,八爷胤禩一直都有野心,在康熙朝他曾经被众臣举荐当太子,却被康熙拒绝,畅春园之夜八爷党功亏一篑,目送四爷胤禛的登基。
乾隆居然赦免了父亲雍正亲自定下的胤禩和胤禟谋逆铁案,不仅赦免,乾隆还在诏书中直接称胤禩和胤禟没有谋逆之心,等于是公然否定了老爹雍正当年扣在胤禩和胤禟身上的罪名,乾隆为何会如此不孝的要推翻老爹雍正亲定的铁案?
乾隆爷曾是中国最幸运的皇帝,从祖父父亲手里接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自己寿命又特别长,在位60年又做了4年太上皇,而且乾隆晚年总结自己说,本朝得国至正,而且在乾隆一朝,以往朝代那些灭国的乱象,什么权臣、宦官、外戚,通通都没有,甚至乾隆还有一点很自得,就是他的这个皇帝位子来的都至正,不像他爹经历过九子夺嫡,那么乾隆因何如此幸运呢?
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在革除允禩的宗籍降职时提到了自己的儿子弘时:“按照弘时的为人,断不可以留在宫中,自此以后过继给允禩为子。”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廷,是以令为允祀之子。今允禩缘罪革去黄带,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
雍正后宫妃嫔不少,但是长大成人的儿子却不多,只有四位: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和六子弘瞻。此时,六子弘瞻还没有出生,在仅有的三位皇子中,弘时既是长子,母亲的出身和地位又远在弘历的母亲之上,看起来是比较完美的皇储人选。
1999年播出的清朝历史大剧《雍正王朝》一度风靡全国,至今热度依然不减,还深受不少观众的喜爱,但是作为电视剧,其实《雍正王朝》也并没有完全遵照历史走向去演绎,其中很多情节都与真实的历史相违背,接下来就盘点一下《雍正王朝》中与历史相违背的情节。
有的人认为,雍正篡取了十四皇子的皇位,将康熙遗诏中“传位十四子”中的“十”字改成了“于”字,就变成了“传位于四子”。影视剧中也有这方面的演绎。至今保留在历史档案馆的康熙传位诏书是这样写的”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老八最后大势已去,被弘时抄家时,为何仍鼓动弘时继续争夺嫡位呢?彼时老八早已将弘时舞弊证据交于弘时,即使弘时继位,也无任何掣肘把柄,为何仍要如此做呢?弘时继位,老八最终能得到什么好处?他继续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