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苏联的这一个5年计划当中,钢铁产量都要成倍增加,这背后就是大量的农产品出口,但如果粮食和土分散在农民手中的话,国家就很难保证粮食的出口规模,所以前苏联采取的策略是将农场集体化,但这一政策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并非什么好事,尤其是那些生产力水平较高,生活较为富裕的农民,因为如果实行了
乌克兰大饥荒是20世纪最严重的灾难之一。据估计,1932年至1933年间有几百万乌克兰人死于饥荒。虽然这场饥荒的主要原因是苏联政府实施的强制集体化政策和粮食征购政策,但饥荒的真实原因和苏联政府的责任一直存在争议。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首先是余粮收集制,政府为了从农民手中夺取粮食,颁布法令,即各种农产品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全部都要上交,当时因为内战全面爆发再加上之前沙俄已经打了好几年的世界大战,农民本身就极端贫困,根本无法完成苏联政府规定上交的粮食。
战争、瘟疫、饥荒、死亡,天启四骑士前两位已经降临人间,第三位饥荒穷骑士也在蠢蠢欲动。乌克兰这个国家把粮食印在了国旗上,象征着自己农业国的出身,紧邻第聂伯河还有广袤的乌克兰平原,在一战之前乌克兰农田面积占据俄国的90%,谷物出口量占世界总额的20%,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富裕之地,在有过一段百姓却要靠换宠物、吃尸体来存活的历史。
根据不同的估计,这场悲剧在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乌克兰夺去了400万至900万人的生命。由于缺乏记录,准确的死亡人数很难确定,但西方的普遍共识是,大多数死亡发生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和国,后者的总体人数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