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网上办公以其时效性和便捷性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流行的工作方式。诸多线上平台汇集了强大的即时交流、格式转化、文件快传、群组讨论等兼顾社会交流和办公工具属性的“黑科技”功能,成为广大上班族处理日常事务的首选。
近日,安徽合肥。一女子因刚工作不熟悉微信功能,所以用文件传输助手时直接搜索出来两个,选择一个一用就是5年。最近女子发现自己所用的“文件传输助手”变成“文件传瑜助手”还发了两条朋友圈才注意到有问题,认为是好友改名且不告知本人故意偷窥自己的生活。
近日,有网红博主@布鲁克林奶王发文称自己使用多年的微信“文件传输助手”,竟是网友假冒的。根据其公开的截图显示,2021年其向该账号发送过信息、截图等。2月27日晚,该博主发文称,该冒名账号在其投诉后已被封号。此事引发网友关注,不少网友吐槽相似遭遇。
2月26日,安徽一女子发文称,自己用了9年的“文件传输助手”,竟是微信好友假扮的。此事引发网友关注,相关话题随即冲上热搜。女子称用了9年的“文件传输助手”竟是真人伪装该女子表示,自己是一名电影博主,2015年左右,出于工作原因加上了那个好友,由于加的人比较多,很多好友都没改备注。
□陈佳佳 (重庆大学)文件传输助手、图文识别小程序、AI写作……如今,诸多线上平台汇集了强大的即时交流、格式转化、文件快传、群组讨论等“黑科技”功能。然而,近年来因使用网上办公程序而导致的失泄密案件屡屡发生。8月4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发布提醒,这些办公“黑科技”可能造成泄密风险。
自以为用了多年的微信“文件传输助手”,没想到竟是列表里的一名陌生好友“文件传瑜助手”,近日,博主“布鲁克林奶王”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遭遇,还称自己曾向该账号发布照片、身份证号等诸多个人隐私信息,不过,也有不少网友对此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文件传输助手、图文识别小程序、AI写作……如今,诸多线上平台汇集了强大的即时交流、格式转化、文件快传、群组讨论等“黑科技”功能。然而,近年来因使用网上办公程序而导致的失泄密案件屡屡发生。8月4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发布提醒,这些办公“黑科技”可能造成泄密风险。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因好友微信改名为“文件传输助手”而导致被骗9年且未发现的经历,并表示自己已经报警处理,但警方尚未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目前,对方账号已因投诉而被封禁。
2月28日,#微信不能改名文件传输助手#、#女子被好友改名文件传输助手骗5年#连番登上热搜,并引发网友热议。事情起因是,有网友近日发文称,自己微信里用了9年的“文件传输助手”竟是他人伪装的!该博主在社交平台自述称:“一个网友把名字改为文件传输助手,和头像。
科技蓬勃发展的数字时代,网上办公以其时效性和便捷性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流行的工作方式。诸多线上平台汇集了强大的即时交流、格式转化、文件快传、群组讨论等兼顾社会交流和办公工具属性的“黑科技”功能,成为广大上班族处理日常事务的首选。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祝文博2月26日,安徽一名女子在网络发文表示,自己使用了9年的微信“文件传输助手”竟是真人伪装。该女子自称是电影博主,之前加了许多陌生人,这九年间她向“文件传输助手”发送过各种照片,包括手持身份证照片、学信网证书、房产证等隐私信息。
如今,诸多线上平台汇集了强大的即时交流、格式转化、文件快传、群组讨论等兼顾社会交流和办公工具属性的“黑科技”功能,成为广大上班族处理日常事务的首选。然而,近年来因使用网上办公程序而导致的失泄密案件屡屡发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