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乳腺癌肿瘤患者在确诊后,医生都会安排进行病理检测、影像学检查、血检等一系列检查来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当患者看到病理检测上的各种字母和符号,会一脸疑云,也在思考着指标到底意味着什么意思?另外,很多患者也会在病理检测报告上看到一项ki-67,医生也会根据这项指标来评估患者的预后。
Ki-67,是一种由MKI-6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也可以称为MKI-67。因此,Ki-67在低数值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动用到大炮级的手段去治疗,这样过于猛烈的治疗下,肿瘤细胞虽然杀死了,但机体的免疫细胞、白细胞也伤害很大。
免疫组化主要用于病理诊断,通过取得患者的肿瘤组织或细胞,例如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等方式,然后对肿瘤组织进行固定、切片、染色、分析等最终确定该组织性质——良性or恶性,以及具体肿瘤分型——什么肿瘤,哪个类型。
前段时间,一个在即将走向辉煌人生岔路口突然得知自己已是肿瘤晚期、却依然积极乐观生活的女孩——松饼君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不幸的是,随之而来的消息是她因肺癌「离开」了。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其的诊断离不开病理这个「金标准」。
乳腺癌,手术往往是治疗的第一步,术后,多数患者还需经历一系列其他治疗,过程充满艰辛。而预后怎么样?却成了我们最为担心的问题。预后好与不好?这并非是一个简单能回答的问题,影响它的因素很多,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三个,肿瘤的恶性程度、疾病的分期以及治疗的有效性。
在2020年最新的CSCO中,对于乳腺癌分型就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从原来的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基底样型的四种分型,变为HER2阳性、HER2阳性、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和三阴型的五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