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原文及译文:【原文】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
月令沈阳七十二候咏(十七)□初国卿寒露初候:鸿雁来宾云山缥缈夕阳斜,草树轻霜菊未花。目送飞鸿巴尔虎,南迁作客到天涯。按:鸿雁于北方繁殖,北地自为故乡;寒露秋深,最后一批大雁带着小雁南迁,南国则视为“来宾”。
《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提到,庚子年,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甚则血溢。这里谈到的血溢,就是不同表现的出血,像吐血、咳血、鼻出血、妇科出血、便血、眼睛出血、舌头出血、脑出血、甚至皮肤上也会裂口出血。
小寒2021年1月5日(星期二)庚子鼠年 十一月廿二听起来,小寒比大寒小,似乎大寒比小寒更冷。但其实,对我国而言,小寒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此时,菊枝欹倒不成丛,井上梧桐叶半空。小寒,太阳到达黄经285°,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
中医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内经》时代的“人与天地相应”开始,对于季节、昼夜、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作了很多论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相呼应的中医节气思想,影响并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治。
近来,“热”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高温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当气温持续攀升,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苦不堪言,容易陷入一种被称为“苦夏”的状态。“苦夏”不仅仅是对高温的生理反应,更是一种身心的焦躁与不适。
六气之正:是指六气的正常变化,即时至而至,气候正常,其对生物的影响是按序而“生、长、化、收、藏”。《六元正纪大论》曰:“夫气之所至也,厥阴所至为和平,少阴所至为暄,太阴所至为埃溽,少阳所至为炎暑,阳明所至为清劲,太阳所至为寒雾,时化之常也。”
▲颜正华 国医大师(1920.2-)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常见于西医消化道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病。中医学对胃痛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