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肉和大骨不仅入味还软烂。老店老味道,必须点赞!”8月26日,在南阳市林趣园老字号卤味店,刚过中午11时,已经陆续有顾客前来打包或就餐。尽管位处市郊,但其入口爽滑、肥而不腻的口感仍然吸引诸多食客专门赶来品尝地道的卤味。
“襄阳说”认为南阳改名为宛城,就能解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了?能吗?如果南阳改名宛城,襄阳会立马改为南阳,改地名是“襄阳说”的一贯作风,如2003年改泥咀镇为卧龙镇,2010年改襄樊为襄阳,2020年改植物园为“卧龙岗”。
来源:中国日报网 产业先行,夯实乡村振兴富强之基。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立足巩固、围绕拓展、着眼衔接,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了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一村富走向整片兴。
在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白桐干渠两侧,栽植榆树、楝树、楸树等新品苗木52万余株,培育黄金梨、杏李、甜柿、核桃等经济林果10余种,形成了绿化、美化、花化、彩化、果化“五化”协调统一的景观效果,成为南阳市一张靓丽的生态文明建设名片。
夏尽秋来,炎热渐散。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文化园(一期)园外的红墙下,前来拍照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三五成群身着典雅汉服的少女,梳着古代的发髻,画着精致的妆容,在医圣文化园的红墙前,或舞弄衣袖,或俯首作揖,仿佛穿越而来,意韵十足,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合影拍照。
南阳市宛城区:擦亮城市底色 彰显“城管担当”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 周美娇 通讯员舒建如今走在南阳市宛城区,游园处处展现自然之美,公厕处处展示民生之情,街道环境无一不展现出文明风貌……1月27日,中央、省、市媒体齐聚宛城,在宛城区城管局局长赵志昊的带领下,来到了该区建设东路东青紫郡
都说名字里藏着一个人的气质。看一个地方的地名多少也能看出这片土地的性情河南,一个平平无奇的起名小天才牧野、宛城、朝歌、新安、洛阳、汴京、渑池、夏邑、鹿邑……随便拎出来一个名字都有几千年历史底蕴在在河南,古都遍地皆是,即便不是古都之地,亦有雄才伟略之士在此逐鹿中原。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中医祖庭医圣祠所在地、中医药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仲景文化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是南阳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医药文化。国庆假期期间,各地的游客齐聚南阳、齐聚宛城,“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医圣文化园内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