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郭医生送你一盒中成药,消补兼施,一方双效,赶走你的脾虚湿盛导致的脂肪瘤。所以如果你身上有大大小小的脂肪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总是反反复复,而且舌头大,有齿痕,舌苔也厚,我们就要考虑一下,通过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来赶走身上的脂肪瘤了。
说到化痰,半夏是大家公认的化痰良药,它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能帮助我们消除痰液,所以需要化痰的时候,中医往往就会用到半夏。但是半夏更擅长化脏腑之痰,对于脂肪瘤这种”皮里膜外之痰”,有一味药比半夏更厉害,它就是白芥子。朱丹溪曾说过:“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
身体里长有的包块,像是结节、囊肿、增生、息肉,或者皮下长有的脂肪瘤,虽然是不同的病种,但在中医看来,其实都是痰瘀互结的产物,只不过位置不同,叫法不同,长在肝肾就叫囊肿,长在肠胃就叫息肉,长在肺和甲状腺就叫结节,针对这些包块生成的原因,在治疗时,化痰破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脂肪瘤,多是脾虚?一剂香砂六君丸,化痰、健脾、消瘤。在中医看来多是与脾虚有关,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以及水湿,若饮食不节把脾胃给伤到了,导致脾脏虚弱,就会有失健运,水湿代谢不了,以至于痰浊内生,久之凝结成核,简单来说脂肪瘤其实是脾虚导致体内痰浊聚积一块在皮毛腠理间形成的病理产物,那应该怎么办?
脂肪瘤在脾,结节囊肿在肝,前列腺增生在肾!今天侯医生教你三个中成药,帮你消除结节、囊肿,补肾气。前段时间,有位四十左右的男性患者,发现肩胛骨的位置突然长了一个一厘米左右的小疙瘩,虽然不疼不痒的,摸起来也不是肿块的感觉,去医院检查过后,被告知是脂肪瘤的一种,并且是良性的,可以切除,也可以选择调理。
另一种是看不见的痰,隐藏在我们的经络里,比如脂肪瘤、富贵包、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化痰通络的妙方——茯苓丸,茯苓丸出自明代医学巨著《证治准绳》,方由法半夏、茯苓、枳壳、风化朴硝,4味中药组成。
如果说你去医院体检发现自己身上长有脂肪瘤,该怎么办呢?说起脂肪瘤,我想大多人一听到这个“瘤”字,就会联想到癌,担心自己脂肪瘤癌变,为此整天提心吊胆,但这里李医生要告诉大家,脂肪瘤跟癌症完全是两码事,并且脂肪瘤大多都是良性的,癌变的可能性很低,所以一般来说无须太过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