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元代诗人、画家高克恭的一首《怡然观海》诗,颇有感触,特别是“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并非等闲人!”一句,让笔者对“闲”有了更深得看法。高克恭这首《怡然观海》的原文是: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改颜。
当我读了这两句诗,被充满哲理的诗句所折服,于是很好奇,这是谁写的诗呢?如此美好?上百度一查,这诗是出自高克恭的《怡然观海》:“日日依山看荃湾,帽山青青无颜改。我问沧海何时老,清风问我几时闲。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我们的生活太挤了,闲情逸致对中国人来说越来越奢侈。”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中,对梁文道如是说。在生活的推搡里,我们愈感汲汲营营的无趣与焦虑,那一份对闲之雅致的渴求,就越发浓烈。闲,是为清心与审美专备的一片留白。若头脑被一地鸡毛堵个水泄不通,人又哪来的情趣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