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贺梨萍“常规的药物递送手段,比如打针或者吃药等方法,都是药物分子或药物载体在血液或其他生物流体中扩散完成的,这会导致药物在病患区域的有效剂量低,而且毒副作用大。”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与吴志光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
29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了解到,哈工大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教授和吴志光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实现游动微纳机器人对胶质瘤的主动靶向治疗,研究成果以“双响应生物杂化中性粒细胞机器人用于主动靶向递送”为题在线发表于《科学机器人》期刊。
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近日,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联合开发出仿水熊虫医用微纳机器人,可实现在静脉血高速流环境中可控运动及靶向驻停,相关成果以《可在血管中靶向驻停的仿水熊虫医用微纳机器人》为题,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日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开发出一款仿水熊虫医用微纳机器人,该机器人如游走在血液中的“快递小哥”,可将药物准确送至病患处。研究人员称,此项成果如能完成临床转化,可显著提高药物靶向递送效率,为恶性肿瘤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贺强教授和吴志光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机器人》、《德国应用化学》等20余种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关于游动微纳米机器人主动药物递送技术的研究成果,这是该团队首次实现了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对脑胶质瘤的主动靶向治疗。
151我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复合材料科学研究的学者,同时也从事科研管理、成果产业化工作。在2014年12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工大联合成立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按照安排由我负责联系这个企业。一年来,集团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关于机器人产业和创新创业,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导读大自然的物种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适应了它们各自的生存环境。当研究者想要设计于某种特定环境下使用的机器人时,不妨参考那个环境中生存的动物和植物来获得灵感。近几年来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的加速,游泳机器人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研发能够稳定的,安全的和水中的环境交互的机器人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项研究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中,由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两位同事合作开发,论文标题为“Magnetically actuated gearbox for the wireless control of millimeter-scale robots”。
在此之前,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游动微纳米机器人科研项目成果,还先后刊发在《德国应用化学》《先进功能材料》《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美国化学会杂志》等20余家国际期刊上,最高影响因子达27.4分,奠定了我国科学家在海内外医用纳米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领军位置。
【医用微纳机器人开发有新突破】财联社6月7日电,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科研人员联手合作开发的一款仿水熊虫医用微纳机器人,初步实现了在静脉血高速流环境中可控运动,并能在静脉血流中驻停时间达36小时以上。
在此之前,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游动微纳米机器人科研项目成果,还先后刊发在《德国应用化学》《先进功能材料》《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美国化学会杂志》等20余家国际期刊上,最高影响因子达27.4分,奠定了我国科学家在海内外医用纳米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领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