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脸,浓密的须发,见他骑着黑虎,头戴铁冠,手执钢鞭,正迅捷而至,将财运送给各位看官。赵公明:网图侵删这便是财 神赵公明,得益于通俗小说与本土宗教的影响,他几乎是民间知名度最高的财神。那除了赵公明,还有哪些财神呢?南方与北方在祭祀财神时又有何不同?且听下回分解。
在众多神灵之中,最受欢迎神仙的名号非财神莫属。民间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此外还有众多的偏财神,狂热的财神信仰,反映了人们对财富的渴望。每个百姓都有发财梦,有了这个梦想,自然也就产生了掌管财运的财神。财神信仰在民间非常流行,但地域不同,人们信仰的财神也出现了差异。
财神,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是中国人最喜闻乐见也是民间最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财神并不是一位有名有姓的神,而是一个以财神信仰为基础形成的宠杂的财神谱系,反应了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在财神上所寄托的财富愿望,形成信仰上“多位一体”的特点。
财神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戏称掌管钱财或能给人钱财的人,在中国神话中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民间习俗中,除夕是春节中最热闹的一天,除夕之夜人们吃罢饺子,彻夜不眠,等待着接财神,有人还送财神上门,到了初二还要祭财神,现在以正月初五日迎财神最为盛行,其实我们所认知的财神,是分为两个体系的,一是道家尊封的,二是民间加成的神,为什么这么说呢!
时值大年初五,一早醒来,被朋友圈一众的信息提醒:今天是“迎财神”的——重——大——日子!“财神”是道教的神,也是我们普罗大众最想亲近的神,毕竟普通人劳碌生,不就是为了能拥“家财万贯”,能得“衣食无忧”,终享“儿孙满堂”之富吗?而这一切之凭仗,皆不出于“求财”若渴了。
说起财神,我们比较传统的正财神是赵公明,偏财神是他的四个小跟班。他们五个人合在一块组成了五路财神,又因为这哥四个呢,他们只是跟班,所以他们不能和赵公明并排供着,甚至供品都不一样,因此这四位又被称为偏财神。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在清代的苏州、上海等地,初五一大早,人们就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摆牺牲供品准备迎接财神,民间认为谁先接到财神,谁就会得到更多的好处,于是迎神者都争先恐后,唯恐接得晚了,惹财神不高兴,由此又衍生出“抢路头”的习俗。